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適合這種溫和的手段。
可是如今的民國呢溫和的手段已經不能用了,華國外憂內患,虎狼環伺,哪里允許她慢慢過渡,只能用暴力快速的手段解決問題。
當然喬微也么有想要自己發展武力解決問題的想法,因為如今的民國和她接觸過歷史的民國在很多方面還有著不一樣,喬微希望華國的未來能夠選擇正確的方向,但是這個方向需要華國的百姓一起選擇,她選擇發展教育,開蒙思想就是因為喬微想要讓這個時代的華國的命運交到華國的百姓手中,她只要在一旁加以引導就好。
如今這個效果顯然是在成功的,雖然如今的華國還很積弱,但是比歷史上的華國要好上不少。
這里沒有了北方政府簽署不平等條約,惹得大規模的學生游行罷課抗議,倒是有了如今霍輝的故事,這作用也是一樣的,這個位面的學生做出了一樣的選擇。
“不僅是京市的大學生,江城、宜城等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都應該聯起手來一起抗議,讓救國會和北方政府一起討伐霍輝才是重中之重。”喬微對著左暖等人道“讓同學們組織起來,工人和我們的發展的進步農民都一起阻止起來,我們一起去抗議”
左暖等人見喬微支持她們,心中也燃起了烈火,振奮道“先生放心,我們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到時候一起去游行示威,到時候北方政府和救國會一定會出面。”
“就算是他們不出面,我們也鬧到他們出面為止”左暖等人堅定道,雖然知道此事很難,但是她們還是義無反顧,她們是手無寸鐵的學生,抗議游行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后世很多人說大學生能有什么用不能吃苦,學的東西也沒用,只會游行抗議,半點實事不干,真遇到打仗他們跑的比誰都快。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那些話不過是一些人在惡意詆毀大學生博人眼球罷了
民國時期參軍的大學生沒有嗎有,還有不少。很多革命先烈都是從大學走出來,從學生走出來的,他們怎么就受不得苦了相反他們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苦都能受。
至于怕死哪個人不怕死
真正不怕死的革命先烈,很多也都是那些年輕的學生,因為他們正值年少熱血的時候,為了理想他們熱血上前不怕犧牲
最初的那些革命先烈,很多人家中都還可以,但是他們愿意為了理想奮斗犧牲,這些勇氣是多少人都沒有的。
大學生絕不是只會紙上談兵。
再說如今的游行抗議,如果沒有學生運動的抗議,搞得聲勢浩大些,華國又有多少百姓知道國家受辱畢竟現在太多的百姓還未接受太多的教育,家國觀念并不強烈,只有大學生的解說、游行才會讓他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