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批沒有任何特色的,就是老鼠。
運氣好的老鼠,在監獄里當免費勞動力,干又臟又累的活。運氣差的,不是轉賣做非法人體實驗,就是把人拆成零件賣了。
多,而廉價。
這個可憐的小姑娘送去做老鼠,未免太浪費,畢竟監獄里可沒多少小孩。
最后他們決定讓她當只猴子,貼上小三勾引有夫之婦的標簽,扔到房間里做直播賺錢。
那些披著道德外衣的戀童癖,立刻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沖過來。拿編造出的證據當真理,一邊遠程遙控看守侵犯她,一邊逼她認罪。
小孩膽小,被嚇傻了。一堆人罵她是三,久而久之,她也覺得是自己的錯。
她誤以為自己違法了,怕被警察叔叔抓走。漸漸的,她的思維開始扭曲,將這座監獄當成她的避風港。
而李警官,就是死在救她的過程中。
這座監獄,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幻象人生尚未正式推出全息艙,全息技術也沒有和新娛樂監獄結合。
監獄還是普普通通的監獄,工作人員和被囚禁在里面的人,也都是活人。
那時李警官趁著送飯的機會,打暈送飯人,搶奪電梯卡。趁防守松懈,成功逃出這個樓層。
他抓住了一個看守,逼問出小女孩的位置。然后一路悄無聲息地跑過去,抱走女孩想帶她一起逃走。
李警官安慰女孩,我是警察,跟叔叔走,叔叔救你出去。
屆時女孩已經被洗腦,一句我是警察徹底觸發她的開關。她以為自己要被警察抓走,拼命尖叫哭喊。
聲音引來更多看守,最后李警官被亂搶打死,小女孩也沒活下來。
后來第一批全息艙試運行,監獄偷偷買了幾個。
把監獄里被囚禁者的信息錄入進去,存起來備用。
至于死去的人,機器可以通過多人的記憶和描述,模擬出死者生前的樣貌和思維方式。
三號房的第一個受害者,是個倒霉的律師。他作為狗,在怪物房間被真狗撕咬成零件。
第二個李警官,他也是狗,死在了逃跑的路上。
第三個受害者,是那個可憐的女人,她是只猴子。在直播過程中,有觀眾提出重口游戲,她被活活玩死。
他們在監獄裝備全息艙之前,就已經死了。
這類數據人,是由看守們的記憶編織成的。夾雜很多主觀色彩,思考方式比真人生成的數據人,要呆板固執許多。
律師會在房間里對著妻女照片流眼淚,李警官吵吵鬧鬧惦記救女孩,可憐的女人任由欺辱不會反抗。
他們都有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
男主曾想過要不要和數據李警官合作,但這名數據警察根本不會變通。救人兩個字,已經刻在了程序里。
李警官,會永遠執行這項指令。
和楚時辭猜的沒錯,男主是第二次進入這座監獄了。
他第一次進來時,這還是個普普通通滿地人渣的新娛樂監獄。
涉世未深的男主,還沒意識到人心險惡。他以為學長誣陷他,是因為他拒絕了學長的追求。
實際上這就是養父的圈套。
男主跑去體驗酒吧生活的事,被養父知道了,他堅信再讓男主在外面亂逛,早晚會變成廢物點心。
他跟男主談話,發現男主想脫離他的掌控。
養父覺得這孩子完了,廢了,沒救了。
他想把男主關起來,但男主是公眾人物,總要出去露面,他不能非法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