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大哥大嫂說的,想要去縣城去可不是開玩笑的”楊秀花無奈搖頭,眼看著在老家給他們蓋好了那么講究的房子,他們卻偏偏一股腦的想要往縣城里跑
要是再早幾年知道施江心里有這樣的念頭,大不了不建房子了,把那筆錢留給他們夫妻兩個也省得浪費了空蕩蕩的屋子到時候沒人住了。
那天她進施剛夫妻新房的時候,還看到何繡帶來的嫁妝還放在箱子里,沒有拿出來呢,也只大廳和臥室裝扮的有一些喜氣
所以這也說明他們夫妻兩個早就打定了去縣城的主意,就算沒有明面上跟她鄭重的提出來,這已經是十分明顯了
施小月想了想,“要是大哥想要來縣城里那自然是好的。我也支持就是不知道他想做些什么,要是有合適的我可以替大哥奔走奔走。雖然在縣城里沒什么大能力,但是總會認識的人要多一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其實村里的年輕人想要往縣城里去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大趨勢了
就像是在現代,村里的也大都是留守下來的老人和小孩一樣。
“嫂子也能干,還專門學了刺繡的技藝,到時候在縣城里肯定吃香。”施小月想到那個溫柔的大嫂以后可能要同自己一樣呆在縣城里,說不定時不時的還能碰個面說會話呢
楊秀花嘆了口氣,“這土地就是莊稼人的根,要不是這地實在是不爭氣種不出東西來,也不會逼得那么多大好青年往外走”雖然他是客服等人家,但是也是聽說其他地方特別是那些土地肥沃的可不像這樣呢
士農工商
這是許久之前就留下來的階級觀點,雖然說大成朝鼓勵經商,這樣的現象才比以前好了許多。
但是在老一輩人的觀念里,安安穩穩的開墾土地總是要比在外頭奔波好的。
“成了成了,他們想要去找到什么就由著他們去吧,我就不拿這件事就擾你了。要是有什么營生,你也可以幫你哥哥看著點兒,省得讓他興沖沖的去了縣城,到時候流落了街頭。”當然后一句話那自然就是玩笑了。
不過她卻突然想到了二兒子,平常看他吊兒郎當的樣子,也不知道這婚事什么時候有個著落
但是也給她提了個醒,要是他到時候也安定不下來,想要往縣城里跑,甚至是更遠的地方大不了把本該給他蓋房子的錢都給他留著。
省得到時候自己用了上好的材料蓋出來房子了,卻沒人住,白白糟蹋了好東西
當時跟著李建勛上山去剿匪的捕快們很快被他派回去了。至于他自己則是親手給縣令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沒辦法及時回去的歉意。
縣令是知道他的媳婦待在村里養胎的,所以自然也理解。更不必說李建勛這次任務完成得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