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聲站起了身,隨后緩步朝水池走去。
在距離水池大概有兩三米的時候,我停住了腳步,借著飄忽的燭光朝水面上看去。
可當我看清楚眼前水面上的一切,整個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我發現原本被掉在半空中的銅棺材,不知何時已然被人給放了下來,漂浮在水池表面。
“這口棺材什么時候被人給放下來了”我一邊說一邊轉頭朝四周望去,試圖找出到底是誰干的這一切。
可此時此刻,周圍黑壓壓的一片,那里有什么人影。
“等一等這口棺材怎么會漂浮在水面上”我突然意識到了不對勁,急忙將目光轉回到了那口棺材上,“這是怎么回事這口棺材是純銅打造,本身重量最少也超過了半噸重這么重的棺材怎么可能會漂浮在水面上是什么樣的液體會有這么大的浮力又或許”
就在我這兒琢磨不透的時候,突然一個人猛的從棺材當中坐了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把我嚇了一大跳,要不是我心理素質過硬,估計這會兒非尿了不可。
我深吸了一口氣,又揉了揉眼睛朝那口棺材看去,發現棺材里面坐著的竟然是一個女人。
從我這個角度看過去,一時間看不出這個女人的身高,但卻可以看得出這個女人身材不胖,甚至還可以用苗條來形容。
此外,棺材中的女人無論是頭飾和服飾都相當的華麗。
只見她頭上會佩戴各種金銀釵簪、金翠花鈿等發飾,造型豐富企鵝華麗,身上并非穿紅,而是著綠。
可能很多人不大清楚,唐朝的婚禮服飾于其他朝代不盡相同,他融合了之前歷朝歷代的莊重和神圣之感,同時還存在著影響后世的熱鬧和莊重。
最為與眾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唐朝男兒在結婚之時穿著緋紅色的婚服,女子的婚服則為青綠色,正是“男紅女綠”。
在初唐時期,那時候的婚嫁服飾還是很大的程度上延續以前的樣式,只是稍作改進。那時候漢族多以周禮中記載的婚姻模板。
那時候的新娘,多穿著層層疊疊的多件廣袖衣服,穿著及胸長裙,而后在最后的一層廣袖長衫外披上一件青色的廣袖上衣,主要為披肩紗制。女子的婚服顏色是以內紅外綠為主,男性選擇內外都是絳紅色的禮服。
新娘結婚的時候,所穿的禮服也是有講究的。這種衣服不似平時多穿的胸口很大的服飾,而是名為“翟衣”。這種衣服上繡有美麗的翟鳥的條紋,因此而得名。
而最為著名晚唐時期的宮廷命婦所穿著的禮服了,這種禮服被稱為“釵鈿禮服”。這種衣服是在花釵廣袖襦裙和連襟的衣服之上發展而來的,層數繁多。日本人曾學習唐朝文化發展了和服,最為著名的和服“十二單”就是從晚唐時期的這種禮服所發展而來的。
不過在唐朝以后,這種過于繁雜的服飾開始發生變化,略有簡化。就逐漸演變稱為一般的花釵廣袖衫了,后來隨著服裝的不斷演化,官員的女兒在出嫁之時可以穿著母親身份才能穿著的衣服了,平民百姓在結婚之時可以穿著絳紅色的禮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