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胡同,這地方是1927年建成并得名,因為它橫向的寬度只有六尺,所以老百姓都管他叫六尺胡同。
不過,你別看六尺胡同小,可是,這里面卻有兩樣東西是別的地方沒有的。
一個是李啞巴的煎餅果子,另一個就是福德昌的炸麻花,這兩樣東西那都是天津城老百姓嘴里的一絕,特別是這個李啞巴攤出來的煎餅果子,東西雖然不貴,但每一樣都是講究十足,蔥必須是山東的,面必須是河下的,醬底料必須是北京王致和的,特別是那個大果子必須是現炸出來的,剛攤出來時候的那香味兒,你打二里地以外過都能聞得見。
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很大多數人家有輛鳳凰牌自行車都能半夜笑醒的年代,就已經有很多下海經商的老板為了李啞巴這口煎餅果子特意開著紅旗、皇冠、奧迪100來著六尺胡同。
要說這李啞巴也是一個怪人,想吃煎餅果子你得守著他的規矩,他的煎餅果子不可以打包帶走,也不可以邊走邊吃,只能在這兒趁熱吃完。
這規矩對于小老百姓來說并沒有啥,可對于講究身份的年代一個個大老板蹲在胡同里吃煎餅果子實在說不過去。慢慢的許多人養成了面壁吃煎餅的習慣,一是不想自己的吃相被人看見,二是避免看見熟人,就算是胡同里有認識的朋友,做生意的,那也不能上去打招呼,彼此留個面兒,日后也絕不會提起胡同里看見這事。
時間一久,這各式各樣的小轎車停在巴掌大的胡同口,時間久了也成了一景。
孔老三為人雖然怪,但吃的方面他最愛李啞巴這口,每周一周三中午必須得來李啞巴這兒吃一套熱乎乎的煎餅果子。
正巧李啞巴剛把攤好的煎餅果子遞給孔老三,李素娜和劉軍校就到了他的面前。
“別吃了,找你有事”李素娜冷聲說道。
孔老三皺了下眉頭,用一種湖南口音說道“我說妹妹,怎么每次找我有事都是在這個時候,你就不能讓我安安心心的把這個煎餅吃完嗎”
“不能”李素娜說道。
“這樣好不好,你給我五分鐘的時間,我吃完就跟你去,你讓我干什么都行”孔老三賤笑著說道。
“別他媽的廢話,老娘我現在脾氣可不太好”李素娜說著瞪起了眼睛。
“好吧好吧好吧”孔老三見狀連忙說道,他一邊說一邊還不忘了使勁往嘴里塞一大口煎餅果子。煎餅果子是剛烙出來,正是熱的時候,燙的他直翻白眼,過了一會才結結巴巴的說道“你要我干什么”
“我要你沒事幫我修一幅畫。”一邊的劉軍校緩緩的說道。
“你他媽的是誰老子憑什么幫你”孔老三一看說話的是男人,立馬用十分敵意的語氣說道。說完了,孔老三還不忘了白他一眼。
“我是”
劉軍校的話沒有說完,邊上的李素娜突然開口說道“是誰跟你有什么關系如果你
明天不想趴著出來憋寶,最好現在就跟我走”
說完,她拉起身旁的劉軍校轉身出了六尺胡同,只留下了不住嘆氣的孔老三。
孔老三看了看李素娜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煎餅果子,最后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心一樣,死命的咬了一大口后,這才轉身追了出去。
離著六尺胡同大概五條街以外的地方,有一條德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