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笑罵道“那你還跟我吹牛,說自己能喝死牛”
劉家大伯笑道“今兒是老哥哥我輸了明兒繼續”
二牛說道“真的啊那我明兒備好酒等你”
劉家大伯說道“沒問題明兒我帶二斤牛肉過來找你”
二牛說道“那就這么說定了”
“說定了”說完,劉家大伯起身便離開了二牛的家。
次日,天還沒有亮,劉家五人便已然收拾好行裝朝著孟梭龍潭進發了。
這勐梭龍潭是滇南佤族人心中的“神潭”,據說這孟梭龍潭有三大怪。
第一就是這潭水可以喝,但是里面的魚卻不可以吃。當地人認為,這孟梭龍潭的水,是龍王爺的口水,所以這潭水能治百病,遠至緬甸、老撾以及泰國的虔誠信徒對此都深信不疑。每天清晨佤族人都會來龍潭取水,但對于潭中的魚則唯恐避之不及,因為龍潭的魚碰不得,食之必死無疑。
相傳這片以前也是一個寨子,名為潭影子寨。
有一天一條鯉魚出現在了寨子的水井里。寨民們沒有多想,把它撈起來吃了,只有一個寡婦和孩子沒有吃。
沒有人知道,他們吃的鯉魚是龍王的小女兒,于是第二天整個寨子都被大水所淹沒。整個寨子都被沉在了勐梭龍潭的潭底,唯一幸存的只有沒有吃的那個寡婦和孩子。
第二怪便是“夫妻龍潭”一起變渾。眼前看似清澈的湖水,每年到一定時候,就會突然變渾濁,持續三天之后,又恢復如初。
與它一同變渾的,還有相隔35公里,位于緬甸境內的“秀球龍潭”。
這三天,他們一同變渾,又一同變清,所以人們稱他們為“夫妻龍潭”。
龍潭最令人稱奇并感到恐怖的,還是龍潭邊的龍摩爺。乍一聽以為是某個人的稱呼,其實不然。在佤族的語言中,“龍”是森林,“摩爺”水牛頭,意為掛牛頭的森林圣地。
秀麗的龍潭邊林立著數以萬計的牛頭骷髏,相傳這里是眾神靈的聚集地,現代人很形象地把它稱作是佤族傳說中神靈的辦公場所。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解放前,這里懸掛的都是人頭,解放后才改為牛頭替代。
為何佤族人會懸掛如此多的牛頭于此懸掛的目的是為了祈求神靈的保護還是另有所圖很多人認為這是來源于最初佤族人的崇拜。
世代居住在阿佤山上的佤族信奉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自古以牛為神圣吉祥物和崇拜圖騰。每當佤族舉行重大活動時,都會宰殺水牛,并把牛頭保存在“龍摩爺”,漸漸地“龍摩爺”里的牛頭越來越多。
日積月累,這塊圣地已供奉3000多具作為“犧牲”的牛頭。
但這一切真的是這樣嗎
由于佤族人沒有文字,所有的信息和經驗全靠口口相傳,所以這里的牛頭哪個是因為何事而宰殺,為的是什么,已經幾乎沒人能說清楚。
但即使到如今,每逢節日,他們依舊會宰殺水牛,懸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