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青巖吃了些干糧,就閉上眼睛細細回憶數日所學,接著在雪地上一筆一劃溫習文字
白天繼續采藥。
眨眼間,又一天過去了。
當他背著滿滿一竹簍草藥從葬山出來時,已經四天過去了。
不過,在他看到突然建得熱火朝天的書院時,不禁詫異了一下,只是短短的四天而已,草堂的四周就已經大變模樣。
他看了看就回到木屋,發現差點就被劃為書院的范圍了。
封青巖休息一陣,就背著草藥前往亳城,在路上遇到好幾輛馬車。
在經過靈水橋時,其中一輛馬車在他身邊停下,一個長相俊朗、氣質不凡的青年掀開車簾,看著雖然背著一竹簍草藥,卻依然出塵脫俗的封青巖,微笑說“兄臺可是前往亳城”
“正是。”
封青巖轉身說,觀察著對方。
“我亦是前往亳城,一起”那氣質不凡青年微笑邀請。
靈水橋距離亳城依然有十數里路,封青巖想了想就不矯情,微微一禮就上了馬車。
再說了,他也想認識些人,交些朋友。
至于藥簍,則被趕車的馬夫接過。
馬車內裝飾樸實無華,左側擺著一個矮幾,幾上放著一卷書籍,盤坐著的青年身后,還整齊疊放著數卷竹簡和十數本舊籍
“在下周昌,還未請教兄臺高姓大名。”青年微笑拱手行禮。
“封青巖,見過周兄。”
封青巖盤坐下來,身子前傾回禮。
“聽封兄口音,是亳城人”周昌微微有些詫異。
“算是半個亳城人。”封青巖說,接著有些好奇問,“周兄可是為書院而來我見這段時間,有不少外來學子,似乎都是沖著書院而來,何為”
“正是。”
周昌點頭,知道封青巖是北地人后,就解釋說“在建的,乃是儒教八十一書院之一,在天下讀書人心中有崇高的地位,自然會無數讀書人不遠萬里而來。”
儒教
八十一書院
封青巖心中有些好奇,但沒有貿然問出口。
不久就到亳城,封青巖朝周昌一禮后就轉身,背著藥簍往藥堂走去。
馬車前,周昌一直目送封青巖的身影消失才轉身,走回馬車坐下后嘆道“想不到小小的亳城,竟然遇到如此出塵脫俗的人”
雖然封青巖在葬山采藥數天,但他的白衣依然一塵不染。
氣質依然出塵脫俗。
這一次采藥,賣得了將近十兩銀子,其中那株靈芝就賣了七兩余錢子。如果只是簡單活著,足夠他用個月,但是他有意于圣道,自然少不得文房四寶等
即使省著用,也支撐不了多久。
在回去的路上,他有思考過錢的問題,但暫時找不到什么辦法。
不知不覺就回到靈水橋,遠遠就看到有數百上千的匠人,分布在草堂四周的草坡、嶺頭、山澗、谷底等處,或是劈山取石,或是伐木搭橋,或是挖地成湖,或是填坑建樓
有匠人以水懸測量平地,懸繩正柱,察視日影以正四方。
又有匠人于白天記日出影、日中影與日入影,夜中又以極星之位,以正景朝景夕。
書院占地數里,建有九經九緯道路。
前為門樓廣場,中為各經學堂,左為諸圣之廟,右為君藝之場,后為師生房舍,其間還有無數樓臺亭閣等。
這讓封青巖大開眼界,心中暗暗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