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澗。
封青巖回到木屋不久,周昌就乘著馬車到來,后面還跟隨著數名匠人。他下車跟封青巖打了聲招呼,就在四周來往走動去選址,一陣后就讓匠人破土動工
他的茅屋建在木屋不遠處,大概有二十余丈的距離。
“記得把路給修了,最好鋪上青磚或石板,要不然下雨天就無法走。”周昌回到木屋時交代車夫說。
這時,他走上木屋的臺階,喊道“封兄,早堂快要開講了。”
“來了。”
封青巖從書房出來。
“走,坐我馬車,一同去草堂。”周昌拉封青巖的手,頗為親近的樣子,“來亳城有數日,卻還沒有去聆聽安院主的教誨,實在是不該。”
“周兄亦去早堂”封青巖詫異問。
“為何去不得”周昌一笑反問,“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封青巖不由笑了笑,就坐上周昌的馬車。
不久便到了草堂前,兩人下車一同走進早堂,此時草堂還比較冷清,待數名孩童來了才熱鬧起來。
孩童瞪著眼睛好奇打量周昌。
周昌一一點頭示意。
隨著時間的過去,草堂前和靈水河兩岸,又來了不少從亳城趕來的學子。
“咦,昌隆怎坐到早堂里”
有眼尖的學子,看到早堂里不僅有封青巖,還有從王城來的王孫公子周昌,這讓看到的學子十分詫異。
周昌,名昌,字昌隆。
而且,還看到周昌和封青巖頗為親近,這讓他們更加詫異了。滿腹經綸,才學過人的周昌隆,怎么和一個目不識丁的庶民親近,甚至同席而坐
如果只是目不識丁,倒是沒有什么,不親近就行了。
但是,那人德行有虧啊。
同席而坐,豈不是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信車垓之言,有惡言相向的,其實也有如車垓那般,嫉妒封青巖的出塵脫俗,頗有見不得人好
待上午的授課結束,一堆學子就聚在早堂前。
“昌隆,怎么坐到早堂里”一個學子十分好奇問,雖然他們十分敬重安院主,但是不必坐到早堂里聆聽教誨。
“對啊周兄,怎么跑到早堂里去了”
“周兄,我聽聞此人德行有虧,不要被其外表蒙騙了。”有人指著封青巖說,提醒周昌不要交友不慎了。
“我也聽聞,說此人表面自命清高,實則是阿諛諂媚,不過為攀交士族、世族子弟而已。”又有人站出來搖搖頭說,其意也是為了提醒周昌不要被騙了。
周昌聞言趕緊伸手壓壓,說“諸位的好意,昌實在感動。不過,諸位卻有所不知,封兄并不是什么德行有虧,又或阿諛諂媚之輩,實是有小人惡語中傷,以毀封兄的聲譽。”
眾學子一聽頓時炸開,大怒不已,實想不到己等竟然被小人利用了。還自詡是讀書人,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惡,卻看不破一句流言蜚語
這實在讓他們愧疚不已。
“原來如此,在下早就覺得有問題了,要不然短短幾天,怎會有一股惡言針對封兄”有人恍然大悟說。
“我就說過,必有人造謠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