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上房。
周老太太坐在炕上哄著周五郎,馬氏則是坐在炕沿邊上,扭頭道“娘,養田雞那事你咋看,咱家要不要跟著養點”
雖說周老三做了河伯所副使,有了月俸,可誰不想多掙點,誰又會嫌銀子扎手呢。
尤其是馬氏,對田雞這一塊早就垂涎已久。
“養,肯定得養。”
周老太太動作一頓,把周五郎從身上放了下來,讓他自己爬著玩。
然后看著馬氏道“如今咱老三是有個正經活計,能掙點兒銀子,可咱家孩子也多,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將來娶妻,哪一個不要銀子。”
周老大入贅許家,算是分出去了,可作為周大郎、周二郎的奶奶,周老太太到底不會撒手不管。
“還有瑩兒、蕓兒、芽兒以后嫁人,該有的添妝咱老周家也不能少,一筆筆下來都是錢。”
“更別提大郎、二郎還在書院上學,若是科舉”
說到這里,周老太太話音一頓,沒再說下去。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錢太少不夠用。
馬氏心領神會,老太太這是同意了,于是她試探道“娘,你覺得咱家養多少好”
“五分地。”
“咱家就圈五分地,能養多少養多少。”
周老太太心如明鏡,早有了打算,五分地才需要五百文,這點兒錢她家還是拿的出來的。
“五分地呀”
馬氏拉長了聲音,小聲嘟囔一句。
腦中思緒一動,壓低了聲音像做賊似的商量道“娘,能不能以咱家的名義幫我娘家也圈五分地”
“錢不用咱家拿,他們自己出。”
馬氏連忙強調,并解釋道“娘也知道,我娘家條件不好,兩個兄弟也沒啥大出息。”
“有這掙錢的門路,我這做姐姐的肯定要想著他們一二,幫扶一把。”
聞言,周老太太眼睛一橫,瞥了過去,馬氏的那點兒小心思,她一眼便能看穿。
不過話說回來。馬家到底是正經姻親,周老太太不指望這倆兄弟能幫周家,至少不要趴在周家身上吸血。
“行,但是錢得他們自己出。”周老太太再次強調。
“出出出,肯定是馬家出。”
馬氏一聽樂得合不攏嘴。
她那兩個兄弟到底沒養過,跟著大石村村民一起養,有老張家、老孟家、胖喵兒幾人跟著指導,總比自己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的強。
張家。
“老頭子,那田雞咱還養不養”
張老太太詢問的看向張老漢。
張老漢沉思片刻,冬天養田雞的難度沒人比他家更明白,那必須得精心伺候著。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半夜都得起來起來燒一遍火。
后來有了炭,情況倒是好些了,只是相應的成本也增加了
“這樣吧,咱去問問胖喵兒,他們要是養咱就不養了,跟著賣水煮田雞賺個差價也挺好的。”
“他們要是不養,咱就養春夏兩季”
張老漢拍板做了決定。
孟家。
去年嘗到甜頭的人家,家里人口比較多,祖孫四代同堂,最大的五十來歲,最小的只有一歲半,也是家里唯一的曾孫。
“養,田雞咱家必須養,這個賺錢的門道不能丟”
老孟頭伸出手狠狠的拍向桌子,作為大家長,他有拍板做決定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