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院內。
胡母穿著新做的棗紅色褙子,喜氣洋洋的迎接著親朋好友。
“來來來,快進來,上房坐”
胡家這次擺了八桌,上房、堂屋、東西廂房各放置兩桌,其中上房一桌是專門留給娘家人的。
“這菜不錯呀”
典禮后,胖喵兒被安排著坐在了蘇大山身邊,用一雙清澈的大眼睛掃視桌面。
這菜里有雞有肉有魚,可以說油水十足,不說別的地方,單就他們大石村而言,這桌菜絕對拿的出手。
“蘇家這小日子過得不錯,咱杏兒嫁的好。”
蘇大山笑的合不攏嘴,民間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婆家的葷菜添的越多,就證明對兒媳婦越重視。
胡家這里足有四樣“硬菜”,蘇大山豈能不開心。
一頓飯,父子四人喝的醉醺醺的回了家。
三日后。
按照習俗,新嫁娘要帶著夫婿回門。
山里太遠,胡家一合計,便讓胡立冬、蘇青杏去了胖喵兒家,正好蘇大山和蘇家三兄弟都在那里。
他們也給置辦了回門禮,分別是兩壇酒、兩盒糟子糕、一只雞、十斤肥肉。
“買這些東西干啥,太破費了”
蘇大山嗔怪的瞪了一眼,話雖如此說,他嘴角卻忍不住上揚。
此份禮也顯示了胡家的辦事風格,這戶人家大氣不差事。
“快進來快進來”
蘇大山一邊招呼著,一邊吩咐蘇青峰接過回門禮,直接送進了廚房。
堂屋內。
胡立冬紅光滿面,蘇青杏情意綿綿,新婚的喜悅、甜蜜在兩人之間流轉,他們坐在椅子上略顯局促。
蘇老太太不在,蘇大山只能一遍一遍的叮囑。
“杏兒,跟立冬好好過日子,到了婆家手腳勤快些,家里的活兒多干干,孝順長輩。”
“是爹,我知道了。”
蘇青杏一一應下。
交代一番后,雙方閑聊起來,說著說著便說到了養田雞這塊。
“村里養田雞的人家挺多的,可胡家咱沒養”
這幾天在破廟挖蛙池,蘇大山接觸了不少大石村村民,可里面沒有胡家。
聞言,胡立冬起身把蘇大山空了的茶杯斟滿,笑著道“去年家里跟著胖喵兒他們幾個燒炭掙了些銀子,今年初置辦了十畝地,現在家里有三十畝地,就我們哥倆和我爹,實在忙不過來。”
“我爹說養田雞還是算了吧,踏踏實實的把地伺候好,足夠一家嚼用。”
“那倒是。”
蘇大山認同的點了點頭,這年頭有啥不如有地,有地就不用餓肚子。
“爹這是準備留下來養田雞”胡立冬反問。
“是有這么個想法。”
蘇大山沉吟片刻,養田雞的事胖喵兒已經跟他提過了,胖喵兒出錢蘇家出力,最后收益一人一半。
“爹要是能留村里也挺好的,杏兒回娘家方便了。”
胡立冬轉過頭,溫柔的看著蘇青杏。
蘇青杏臉一紅,連忙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