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大石村的,說不定她也認識。
“姓胡。”蘇大山道。
姓胡
胖喵兒撓了撓頭,村里好幾家姓胡的。
這里不同于現代,大多沒分家,一戶里少說十幾口,多則二十口以上。
兒子輩或孫子輩總有一兩個到了該結親的年紀。
“好像是住在打谷場北邊。”
蘇大山回憶著剛剛得來的信息。
“說是家里五個孩子,兩兒兩女,兩個女兒已經嫁人了,大兒子也娶了親,這回說的是他家的小兒子,好像是叫”
蘇大山絞盡腦汁,想了想“胡立冬來著”
“原來是他家啊”胖喵兒笑了笑,恍然道。
這戶人家,她還真聽說過。
四個孩子,分別叫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起來就是春夏秋冬。
因為覺得有趣,就記住了。
“你聽說過”蘇大山問。
“聽過。”胖喵兒點頭。
“人品咋樣”蘇大山再道。
“這個我不清楚。”胖喵兒搖了搖頭。
她才六歲,能知道誰是誰就不錯了,村里的大嬸子、小媳婦也不會和她一個孩子聊這些。
“不過我可以去問問。”
胖喵兒站起身,一溜兒煙的跑了出去。
“不著急,明天”
蘇大山的話沒等說完,胖喵兒已經跑遠,他只好把抬起的手又輕輕落下。
一會兒后。
張家。
胖喵兒到時,張老太太正領著兩個兒媳婦納鞋底。
“胖喵兒來了,快進來坐。”
張老太太見是胖喵兒,臉上笑開了花,熱情的拉著她上了炕。
胖喵兒坐在炕沿邊上,朝著她手邊望了望。
“張奶奶這是做鞋呢”
“是”張老太太點點頭。
“這不入秋了嗎,天涼了,我見你們還穿著單鞋,就準備做幾雙千層底的鞋給你們送過去。”
沒錯張老太太做的鞋是給胖喵兒五人準備的。
就連胖喵兒也沒想到,這些是給他們的,表情一怔,馬上恢復如常,甜甜的笑道“謝謝張奶奶,這些得不少錢吧”
“不值啥錢”張老太太擺了擺手。
“鞋也用不了多少料子,扯一小塊碎布頭能做好幾雙,正好忙完秋,閑來無事,就納幾雙。”
說著張老太太的手摸上胖喵兒的衣服“我看這衣裳也薄了,再過幾天,天氣越來越冷,就得換上夾棉的,要不然感染風寒可不好治。”
“你們幾個做衣裳了沒”張老太太問道“沒做的話就自己扯點布料,拿過來,我讓你兩個嬸子幫忙做。”
“她們的針線活可好了,做出來的那小衣裳穿著賊俊俏。”
張老太太說話間夸起了自家兒媳婦。
兩人聽了笑了笑,謙虛的道“哪有娘說的那么好,對付著穿唄,只要胖喵兒不嫌棄就行。”
“不嫌棄不嫌棄”
胖喵兒連連搖手,眉眼彎彎,輕輕一笑“就是不好意思麻煩兩個嬸子。”
“啥麻煩不麻煩的”張家兩個兒媳婦對視一眼,笑道“一個村住著,不就得互相照應嗎”
張家跟著胖喵兒幾人,賺了不少錢,也樂意投桃報李,跟他們打好關系。
“胖喵兒你這次來,是有啥事”兩人話音一轉,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