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大結局
烏桃看著窗外,這是美國的藍天,好像確實比國內更清澈瓦藍。
她想起來剛才幾個同學,嘆道“你說會不會有一天,她們想回去”
葉蘊年“有些會,有些不會。”
烏桃“其實我能理解她們,美國確實和中國很不一樣,我們比起美國來,還落后很多。”
葉蘊年“是。”
烏桃“不過我是想著,正因為國內還落后,我們才要回去,我們這一批人,能有資格出國留學的,都是這個國家最頂尖的人才,如果都這么走了,那誰來建設這個國家”
實現四個現代化,建設祖國,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口號,現在好像已經不怎么被提起了。
葉蘊年“烏桃,每個人做出一個決定的時候,都有他背后的思維邏輯。”
烏桃“我明白。”
比如葉蘊年在國外可以大展手腳,他不需要飯局,但是在國內,他馬上聘請了一個西郊大院出身的,這就是國情。
他為人處世冷淡疏離,并不喜交游廣闊,但也心知肚明,要想拿個那個生產許可證,如果肯去低下那個頭,那不知道要節省多少力氣和時間。
況且對于普通人來說,國內國外的生活差距就是很客觀地擺在那里。
放棄優渥條件回國的人,自然是應該受人尊崇敬佩,但是對于那些沒辦法做到犧牲奉獻的,她也不想苛責。
她笑嘆“其實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們國家培養出來的人才都能回去,但這個回去,不是因為他們甘愿放棄一切為國奉獻,而是因為他們確實能在國內得到更好的科研環境和待遇。”
并不想看到偉大的科學家忍受貧窮餓著肚子搞科研,比起贊譽,她更希望他們得到經濟的回報。
葉蘊年“我想起我出國的那一年,每天過去中科院,中科院好多研究員都住在石棉瓦自行車棚里。”
那是什么概念呢,石棉瓦修的自行車棚,大家搶占了當住所,七八平住一家三代人。
烏桃倏地笑了“你不知道,今天我們公司那個程云,他是前幾年才從自行車棚里搬出來的”
葉蘊年也輕聲笑了,現在大家條件當然都改善了,北京蓋了很多樓房,大部分都住進新分的樓房了。
烏桃“說起來這幾年環境確實好多了。”
葉蘊年“是的,國內最近十年的變化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你看今天,提起你我在國內做的事情,他們也很激動。”
烏桃想起來今天幾個同學贊不絕口,笑道“我們做得好了,他們臉上也有光,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最美的地方原來就是我們的故鄉。”
到了那個時候,也許也就回去了。
葉蘊年默了片刻,才淡聲道“在國外,華人要想做出事來,必定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所以他們如果要安于小康很容易,要想再進一步,很難,他們在國外的成就,這輩子都無法和你在國內相提并論了。”
烏桃側首,看向他,窗外的陽光在汽車玻璃過濾后輕淡地灑在他的側臉,勾勒出他淡金色的輪廓。
她想,他一定是付出了很多,才能走到今天。
縱然天賦卓絕又怎么樣,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是要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