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他手里,銀子和糧食依然被貪污了,那太子黨可不會放過他,必定刮下他一層皮。
畢竟虎口奪食,也得你有能力才行,要是辦不好,太子也不會保他,只會看著他被自己手下打壓。
太子他要的是清理朝堂,而不是為誰保駕護航,他還沒那么圣父,去幫助這些和他爭奪皇位的弟弟們。
他最后一點清明和善心,都貢獻給了黎民百姓,就連后院的妻妾子嗣,都沒被他放在眼里。
當了三十幾年的太子,不得不說,他是最合格的太子。
皇帝非常心痛,這是自己手把手培養起來的太子,再也沒有人比他能做得更好了。
就連瑞王,一向對這些皇子們保持距離,也不得不說,太子是個值得敬佩的人。
而在他繼位徹底沒希望后,四皇子也是個可以考慮的人,畢竟他雖然有諸多毛病,但有一點是其他人比不上的,那就是公心。
明明這次的事他不該摻和,做好了沒獎勵,還會惹來攻訐,因為他是從太子黨人虎口奪食。做不好那就是慘了,會面臨來自太子黨的嚴厲打壓。
但四皇子依然選擇做,還在之前好心地去知會了太子一聲。
基于這一點,太子默不作聲,而皇帝也作壁上觀,想要看一下四皇子的手段。
因此,整個皇朝上下,處于一種詭異的靜默狀態,沒人對四皇子這個差事插手,當然也沒人伸出援手,除了六皇子。
六皇子是皇后養大的,一直跟在四皇子身后,但他給人的印象太糟糕,荒唐無度,喜好戲子和美色。
說這樣的紈绔能幫四皇子做事,誰也不信,不拖后腿就是好的了。
事情就這樣僵住了,直到五皇子強納劉寒煙進門,又在她進王府后,直接冷落,也沒有任何改變。
而今天,事情有了轉機,瑞王讓管家給四皇子送了名帖,沒有說拜訪,只讓他安排人去接收糧食,是桑縣主的族人,聽說水災后,特意獻上來的。
四皇子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什么,當即心情激動地寫了折子,往皇宮而去。
皇帝看了四皇子的折子,沒說好也沒說不好,直接打發了四皇子回去。
等再晚一點,瑞王的折子也到了,只說了自己在中間都做了什么,從發現劉家的異樣,到五皇子覺察桑疾的事,可能是劉暢中的出賣,然后劉家發覺五皇子可能不咋聰明,轉而投向四皇子。
而四皇子接受了一些水災的后續安排,發現了這中間的環節可能導致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因為公心直接跳了出來。
這密折不算幫四皇子說話,語氣也是陳述事實,不偏不倚,但皇帝看完后,心情不錯,當即就下了旨,表彰桑氏族人,并賜了“耕讀之家”的牌匾。
這比“積善之家”還好,因為桑家一直以耕讀之家自居,外人也是這么看他們的。
但有了這牌匾之后,以后誰再提到耕讀之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桑家。
名聲就是這么打響了,而有了好名聲,文人們自然愿意和桑家人結交,再有真才實學,桑家也就漸漸起來了。
如果說,一個家族想要通過讀書科舉,得經歷三代幾十人的努力,才能穩定家族地位和名聲。
可有了皇帝御賜的這個牌匾后,就可以減少十幾年,這個牌匾真真正正成為了家族的依托。
桑度帶領族人接到圣旨后,簡直是欣喜若狂,這比他們原本預期的好得太多了。
而桑語高興之余,則想到了瑞王。
這其中一定有他出力,不然不會這么勝利,對于讀書人家而言,這樣的獎勵就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原本桑家期待的是五十分,甚至三十分,而皇帝給的,則是滿分。
這如何不叫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