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瑞王是和新帝最親的兄弟了,再加上他干的種種事,說是兩代帝王的心腹都不為過,等到桑語和他成親,就能一躍成為宗室女眷中的話事人之一。
而皇后對她這么親切,也有拉攏她的意思,本朝的皇室女眷地位高,要是她們存心給皇后找茬,她即便是皇后,也會焦頭爛額的。
所以本朝的皇后相當不好當,既要管理后宮,照看嬪妃和皇子們,協助皇室恩寵朝臣的家眷,還要照顧好公主妯娌,宗室王妃們,那真真是一個累死人不償命的活。
忠順王爺從小就跟在新帝屁股后面跑了,忠順王妃也一樣,和皇后的關系處得非常好,所以她不用拉攏。
新帝的那些姐妹,以往在宮里被甄貴妃打壓的多,日子沒有上皇的姐妹過得舒心,就養成了溫婉的性子,皇后給施點恩,比如給已經成婚的公主生下的女兒討來郡主的封號,她們就會很聽皇后的話了。
至于兒子,那要皇帝來裁決,得這些外甥們讓他看得上眼,他才會下旨封爵。
那些公主們也聰明,知道自己和四皇兄的關系一般,能給女兒撈到一個郡主的位置,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多的不強求,然后把長成的兒子,送到忠順王爺身邊,或者瑞王的手下當差。
明著說跟著舅舅學習,其實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轉而幫新帝辦差。
因著這層關系,那些公主們對桑語可好了,不說處處捧著吧,在她面前絕對一點傲氣也沒有。
所以說,即便她封了郡主還有封地和食邑,都比不上一個未來瑞王妃的名頭。
也因為這個,她是到哪里都受到優待。
皇后剛把宮務處理完,還沒來得及喝一口茶,聽她到了立刻讓人宣她進內殿。
桑語笑著給皇后行禮,還沒蹲下去呢,就被人親切地扶住了。
“郡主快坐,常來常往的,不必這么多禮。”皇后年紀三十幾許,保養得宜,臉上看著才二十多,皮膚白凈,性子溫和,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人,但她氣質雍容大氣,溫和不失威嚴,誰看了都說有母儀天下的氣度。
而且皇后也有這個底氣,她娘家家世好,祖父是內閣大臣,父親叔父都是上皇信重的寵臣,新帝登基后,父子三人天天上折子告老還鄉,為的就是不叫人說皇后母族勢力大,有外戚之嫌。
新帝攔了又攔,就連上皇都出面勸了,也沒擋住人家辭官回鄉的心意。
這不,幾日前皇上已經批了,可就是這樣,皇后也不怕娘家沒人撐腰,她有三個親哥哥,兩個堂哥哥,還有四個弟弟。
五個哥哥全都中了進士,最年長的已經做到了四品官,在外任知府,其他哥哥們官位小些,但一個個風華正茂,怕什么的,早晚能升上去的。
而四個弟弟呢,一個軍人,兩個秀才,還有一個才八歲,卻是真真正正的神童,三歲能文,四歲能頌,六歲寫的詩就讓人贊不絕口。
皇后的祖父把他往名士上培養,日后做個名滿天下的大儒,只要不走歪了,那妥妥是前途無量啊
什么叫書香門第,什么叫進士之家,這就是
有這些能干的兄弟在,即便祖父父親和叔父都退了,皇后的底氣也十足。
更何況她還有嫡子,兩個親生的兒子,一個目前十二,肉眼可見的聰慧懂事,就連瑞王都夸過的。還有一個才三歲,虎頭虎腦的甚是可愛機靈。
新帝對這個兩個嫡子,一個倚重一個寵愛,其他庶子在他們面前,那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以說,皇后的位置非常穩,再加上她本人的性情才華,就沒有不夸的。
她對桑語很親近,笑意盈盈地和她拉家常,然后又問到瑞王的身體。
“還是老樣子,皇上和娘娘也不必憂心,養著就是了。”桑語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