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人知道后,也只覺得她們這些書香人家出來的,天天餐風飲露,過得忒風雅了。
在賈府,沒人會關注這個,只除了寶玉和姐妹們,不過迎春是個沉默的性子,不會主動提,寶釵知道了也就是打趣一,心里羨慕是有的,再多就沒了。
倒是湘云和惜春,鬧著要喝喝郡主府送來的水,探春跟著起哄,林黛玉脾氣有點傲嬌,有小性子,但卻是個大方的主。又覺得郡主府送來的水,又是那么精心準備的,就該配上最好的茶葉,于是每次都拿出珍貴的茶葉來。
那些都是貢品,皇后娘娘賞的,桑語送的,都被她拿出來待客了。
茶本來就是難得的精品,即便是國公府和皇商家出來的,她們也沒機會喝到,因此喝過之后,再怎么覺得好喝,都以為是茶葉的原因,還都贊,怪不得永寧郡主要送這些水來,這么好的茶,要是沒這水給配,那多浪費啊。
在這些水的幫助下,林黛玉的身體越來越好,即便讀書有點累,也越來越有勁頭,精神十足。
再加上她偶爾能收到父親林如海的信,看到上面字字句句的關切,心情就會變得很好。
很多時候,心里舒服了,每天心情明媚的,身上的小毛病也就不在意的。
當你不再把它當一回事,慢慢地也就好了。
等到桑語再一次接林黛玉去郡主府的時候,她的臉色都紅潤了很多,神情也看著活潑了些許。
時間就這么一日日過著,很快就到了科舉的日子。
因為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聰明的舉人不少,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無論有沒有把握的,全都來了京城。
一時間京城人滿為患,一掃新年后的沉悶血腥氣氛,總算是活躍了起來。
街上到處能看到結伴游玩的讀書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不是碰到了互相打個招呼,就是湊到一起說詩會,說逛寺廟的事。
說起來,別看他們都是來考試的,但很多人都沒把考前突擊的事放在心上,來了京城后,就四處結交好友,參加詩會打出名聲去,或者拜訪這個大儒,那個官員的。
這也是常態,能來京城參考的,都有一把刷子,誰也不覺得自己會落榜,所以他們得為以后籌謀。
考中了只是第一步,除了前三甲之外,剩下中進士的人還要參加制科考試,考中的進入翰林院,剩下的要么分到六部,要么就只能等待侯官。
本朝的制科考試只錄取前十名,也就是說,只有十三個人能進入翰林院,剩下的都要候官。
朝中有背景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要自己走動,才能有機會第一時間被選中做官,或者給安排一個好位置。
不要以為現在朝中缺人,他們想要就有了,那是不可能的。
朝中再缺人,也不會要他們這些剛剛進入官場,什么都不懂的人擔任要職,總還得學習的。
那么在哪個部門學,跟在誰身后學,就是重中之重,選得好了,未來平步青云,要是沒選好,可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這些舉人們才會這么積極,一來是讓那些官員看到他們的才華,如果上官能主動把自己要過去,就再好不過。
來也是結交同科進士,以后他們就是同一屆的了,關系比別人更親近些,要是處得好了,未來能互為依仗。
別說什么考中后再來結交,那時候就晚了,中進士后沒多久就是制科考試,不管考中沒考中,都老實回去等著,等吏部的任命下來,看你去哪里。
這時候就不能隨意走動了,不然有賄賂上官,結黨營私之嫌。
任命下來后,在京城為官的,就去上官那里報到,然后請假回鄉祭祖。要是在地方上的,可以拿著任命書先回鄉,然后在規定時間內去赴任就可以了。
一般這個時間是算好了的,耽誤不得,因此也沒人有閑心在這里交際,所以考前才是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