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出來后撐著身體分了家,每個孫子孫女都得了一份財產,不獨有寶玉的。
之后沒了這位老祖宗,賈家就算是散了,寧府的尤氏帶著賈蓉后娶的媳婦陳氏,開了一家布坊,專門制作出海的商品布,日子也過得下去。
刑夫人帶著賈琮,迎春惜春,還有巧姐兒在劉姥姥的村子里安了家,置辦了百畝良田,平日里賈琮管著這些,惜春就畫畫賣錢。
自從海貿打通后,海外的人對于中華文化的興趣空前地高漲,一幅山水圖能賣出好幾百兩的高價。
惜春的那個性子,最好是誰都不要去打擾她,自己清清靜靜的看書畫畫就行。
刑夫人過問了幾次她的婚事,見她完全沒這個想法,也就不再管了,由著她吧。
于是惜春就過上了,每月畫一副拿出來賣錢,平時愛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日子,倒也自在。
迎春嫁出去了,嫁給了村里村長的孫子,算是和地頭蛇結親的意思。
村長祖輩也都是讀書人,他自己是個秀才,兒子差一點,只考上了童生,但這個孫子是出息的,早早考中了秀才。
村長知道以后孫子要做官的話,就不能娶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女,可他孫兒已經二十了,考了兩次還沒有中舉,再不成親就晚了。
正好賈家搬了過來,對于賈迎春他們萬分滿意,讀書識字,大戶人家出身,最關鍵的是,她的性子是極為溫順的,于是就向刑夫人提了親。
刑夫人考慮到在這個村里需要有人照拂,劉姥姥雖然不錯,但他們也是外來人家,而村長不一樣,在村里,他幾乎可以一言堂。如果結親,他們就能在村里安穩住下去了,而不用擔心村里人找麻煩。
迎春本身就是個聰明人,只是性子軟而已,她考慮了幾天,就答應了下來。
因為她的大家出身,學問又好,倒是私下里能教導丈夫不少東西,即便平時里不太會做活,也贏得了家里上下一片贊譽。
巧姐在村里和板兒看對了眼,經過劉姥姥主婚,嫁給了考中秀才的板兒,日子過得也不錯。
二房這邊,在賈家被抄之前,他們強行給寶玉和湘云成了親,被抄之后,賈寶玉渾渾噩噩的,失了魂一般,湘云倒是剛強起來。
夫妻倆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寶玉在家里研制胭脂,湘云開了一家鋪子,專門賣胭脂水粉,加上她本身不拘小節的性子,倒也漸漸撐起了這個家。
李紈帶著賈蘭回了娘家,估計是希望娘家的人能教導賈蘭讀書,期盼著她能高中。
最后就剩下賈探春和賈環了,連帶一個趙姨娘。
分家之后,趙姨娘就上躥下跳鬧著要搬出去,幾次之后,終于如愿以償,搬出去沒多久,她幾乎想把賈探春嫁給一個富商。
賈探春不愿意,托了薛姨媽的關系,跑去找薛寶釵了,如今在薛寶釵的船隊做管事,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說不定什么時候,就一個女船長女海商出現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