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誠父親那一脈,和林家都有了繼承人。
桑諺知道后,大老遠送來了許多東西,說是給侄兒們的,并同時感謝大哥大嫂的能干,這樣他就可以隨意浪了,完全不用擔心繼承人的問題。
婚后生活幸福,在事業上兩人也是節節攀升,桑誠一舉奪冠,成了年少有為的狀元郎,風光無限。
而林黛玉,也在家人的幫助下,出了一本詩集。
原本,還有人攻訐她是女的,說她不安分,桑誠直接找到那些說閑話的人。
“你既然這么說,那就是覺得自己的才華比我妻子高唄,那就來比試吧。達者為先的道理,你不會不明白吧”
那人面紅耳赤,被桑誠犀利的話語諷刺得說不出話。
不僅這一個,凡是說過小話的,都被桑誠找上門,下了戰書。
一場轟轟烈烈的比詩大會就這樣拉開了序幕,林黛玉一人,對上十幾位號稱“有才華”的讀書人。
最后的結果,林黛玉幾乎是碾壓般地,贏了所有人。
桑誠是個促狹的,居然叫人把比試上的所有詩詞都刊印出來,裝訂成冊,大量出售,價格相當便宜,幾乎是賠錢賺吆喝。
因為此,林黛玉的名聲大噪,她寫出來的一首首詩,讓人津津樂道,感嘆天下竟然有如此才華橫溢之女子。
然后他們就覺得桑誠配不上林黛玉,你不就是得了個狀元嘛,哪里比得上瀟湘妃子的才華,林大人是瞎了眼,不然也不會把女兒嫁給你。
林黛玉聽到這些傳言,先是一呆,然后噗呲笑出聲。
桑誠臉黑了黑,抱著親親娘子求安慰。
林黛玉的安慰也很硬核,直接下了戰書,讓那些認為才華比桑誠出色的人,來參加他們夫妻舉辦的詩文大賽。
這次不單單比詩,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在范圍內。
當然了,這次交流的目的居多,比試的性質反而減少了。
桑誠和林黛玉比贏了,大大方方接受贊美,要是比輸了,就承認自己不足,兩人的氣度折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樣的比試舉辦了三次,從一開始的十幾人,擴展到上百人,從只有男子參加,獨林黛玉一個女子,到男女半壁江山。
最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只要給機會,女子的才華不下于男子。
這個被稱為竹林會友的詩會一直持續了很多年,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一是無數有才華的人,在比試中聲名遠揚,開啟了自己在文人中的影響力,也給后人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
其二是女子的能力和才華得到認可,女子學院應運而生,里面培養出無數杰出的女文人,她們寫的詩文對后世女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女子開始以成為這樣的人為榮,而不是在家相夫教子,大字不識。
其三當女子的能力得到普通認同后,隨著大周的擴張,市面上出現了嚴重的勞動力不足,女子出門工作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選擇。
漸漸地,女子政治學院,女子軍事學院,女子醫學院等等也隨之冒出來。
女子從這些學院畢業后,他們開始走入官場,踏上管理層,最后和男人分庭抗禮。而原本單一的科舉選拔人才,也漸漸變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過這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在桑語有生之年,只看見女子學院第一批畢業生,順利開啟了她們輝煌的一生。
桑語很滿意,不枉費她在背后動了這么多手腳,給錢給人還推波助瀾。
桑語覺得,后世的歷史可以沒有她的存在,但一定得有林黛玉這位先驅啊
這才不枉費她耗盡千萬家財,做到這一步。
沒錯,當初瑞王幫她賺回來的那百萬銀兩,以及后面那些金銀,全都被她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當中去。
最后放在她空間的,也只有一箱子玉石寶石,和一箱子金銀,剩下的都被她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