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廠里都有那么幾個厲害的技工,工資可以開到一百多,這些人有技術有本事,賺的當然就多了。
沒想到司徒同志年紀輕輕的,就成了高級技工,那可真是太厲害了。
眾人咋舌,也不好問,那你家收入肯定不錯,難怪這么好的院子說租就租了。
李大姐轉移話題,“你婆婆呢,都不照顧你的嗎,雙胎確實得小心注意。”
“婆婆去的早,公公和我娘家遠在京城呢,顧不上。”桑語笑著道。
“那你有什么事,大聲叫一下,我們都在附近住著,聽到一定過來。”劉嫂子忙道。
“好,那就是謝謝了。”桑語答應下來,不想她們再討論自己的事,轉而說起別的。
從這些人嘴里,桑語知道了附近都有什么,離的不遠下一條街就有一家郵局,那里有不少報紙。
省里的郵局可是存放了全國各地的報紙,而且有不少年的,全都整理得很好,供人借讀。
可這年頭,也沒幾人喜歡看這玩意兒,都是比較正經嚴肅的話題,很少有娛樂向的。
那些需要看報的人,自己就會訂閱報紙,用不著去郵局借。
可這卻便宜了桑語,她正好閑著無聊,看看報打發時間。
如果不懂政治的人,看嚴肅的政治新聞,是真的看不進去。可了解的人,卻能看得津津有味。
這是因為在官方的新聞背后,都隱藏著一些值得深究的內容。
比如哪里糧食創收,預計今年到明年不缺糧食,還可以支援其他省份的新聞。
不懂的人就看到了大豐收,懂的人就會想到背后的經濟,糧價的漲幅,明年適合種植什么。
支援其他省份,為什么要支援,是那個省發生了災害嗎
或者干脆那個省就不種植這種糧食,所以可以把糧食賣給他們。
一條新聞背后的彎彎繞繞有很多,看得懂的人,就會覺得非常有趣。
桑語和眾人說了一會兒話,就提出了告辭,一個人溜溜達達去了郵局。
省里的郵局很大,也挺熱鬧的。桑語看了看,左邊是寄信的人,中間是排隊等著收包裹的人。唯獨右邊人很少。
桑語漫步過去,看到一排排架子上,夾著不少報紙,從全國日報,到地方月報,應有盡有。
可能是借閱的人少,有些架子上都積了灰。
桑語取出幾份省報,按時間順序排好,從頭開始看。
這是近一個月的,省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報紙上基本都有,從民生到經濟,到省里官員的任命,廠子的發展等等。
另外一個板塊,是寫關于本省歷史的,從古至今,本省都發生了什么,涌現出了那些名臣武將。
這個挺有意思的,桑語就多看了一眼,然后在某份報紙的底部,一個小小的角落,發現招稿的信息。
稿件要求是寫本省相關事跡,從古至今都可以,但要符合新社會的價值觀。
桑語想了想,把報社的地址記下來,打算無事的話可以寫一寫。
自從懷孕后,她的賺錢大計就停了下來,紡織廠李小紅那邊不可能一直有瑕疵布給她,制糖廠她也是做白工,掛個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