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非常好說話,她還沒開口呢,他們就答應了,“你等著,我們走快捷通道,給你申請一個帶商店鏈接的直播號。”
這個直播肯定和節目組的直播頻道是分開的,而桑語要自己經營一個新的。
也就是說,她要在直播間里賣東西,然后節目組拍著她直播的過程,雙層套娃啊。
節目組申請的肯定是熊貓平臺的直播間,因為提前打了招呼,只花了兩個小時,就已經全部弄好了。
她這邊先試了試,然后一開播,立刻涌現了大量觀眾,瞬間達到了一百萬關注。
因為她全程都在鏡頭下,在她直播間蹲著的人,也紛紛轉到了西園枇杷小站這個直播間。
桑語看這么多人,連忙解釋道,“這個直播間現在雖然是我在用,但等我教會村里人之后,就會交給他們自己負責,讓他們把自己的農產品掛在這上面賣,不是什么正規的直播間,可能過了這一茬就沒人管了,等明年需要的時候再開。”
“另外,你們今天也看到了,有些早熟的枇杷已經可以采摘了,但量不大,我打算明早讓村里人把熟了的摘下來,先試賣,量不大,你們也少量買一點,嘗嘗味道,喜歡的話等全部果子上市,再多買點。”
“沒問題,我們聽桑桑的。”
“桑桑最棒。”
“桑桑多直播幾次,也只有在這里,可以和桑桑交流。”
“沒錯,真假千金的直播間,桑語是不允許看評論的,但在這里可以。”
“但我們有言在先,你們不要發不相干的話,不然我可能不被允許看你們發的內容。其他賣貨直播間怎么樣,你們也那樣,就問枇杷相關的就行。”
提前打好預防針,桑語先把手機還給節目組,讓他們幫著預熱預熱,等明天的正式直播。
她自己回去和村民說這個消息,同時商量一個價格。
村民們七嘴八舌發表意見,“就四塊,去年四塊的價格已經很高了,不行三塊也可以。往年都是兩到三塊。”
“我覺得三塊都多了,今年果子多,怎么可能賣這么貴。”
“就是啊,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買,賣不完的還不是要便宜給收購的人,那不如價格便宜點,多出一點。”
“也是,能早點出完也好,我家今年至少有兩萬多斤,三萬也有六萬塊錢了。”
“我家少點,一萬斤應該是有的,再加上損耗,也就能賺個兩萬的樣子。”
“已經很不錯了。”
村里人的討論,并沒有避諱那些機器,于是觀眾們全聽見了。
平日里他們都覺得水果貴,嚷著再也吃不起了,可現在聽到果農們,一年到頭伺候這些果樹,也就是賺個幾萬塊錢,又辛苦,賺的還不多,不由覺得同情。
于是就有人大罵中間商,說錢都被他們賺走了,去年枇杷八塊錢一斤呢,是果農出貨價格的一倍。
桑語說了一句公道話,“中間商肯定是要賺錢的,但也沒有你們想象中賺的多,因為水果運輸過程中,是要損害的,越是容易壞的水果,損耗越嚴重。另外交通和人力都需要成本,然后果子賣給水果店,人家也是要賺錢的,所以這么一折算,他們賺的并沒有想象中的多。”
商定后的價格,最后決定定價三塊錢一斤,除了明天的試水以外,其他時間就上三斤的,五斤的,和八斤的三個選項。
而且他們這邊不能包郵,這個要和顧客說清楚,但其實這里的快遞還算發達,除了最北邊和最南邊,郵費可能是十幾塊以外,剩下的都是七八塊。
也就是說,如果你買三斤枇杷,價格九塊錢,加上郵費是十六七,也沒比水果店便宜多少。
但五斤和八斤的,就比較劃得來,不需要那么多的,可以和人一起買。
或者買回去做水果罐頭,枇杷膏,川貝枇杷之類的也是可以的。
至于明天的試賣,桑語決定包郵,郵費她補貼好了,主要是讓觀眾們嘗嘗味道,比較這里的枇杷不是那么出名,總要讓人試試,嘗過好吃了再買。
在眾人熱火朝天的議論中,酒席也有條不紊的準備好了,大家紛紛上桌,等著一盤盤菜端上來。
桑語這個主人是沒法跟著吃的,一座座過去,給他們上酒上飲料。嬸子們忙不過來的時候,幫著端菜。
酒席是按照本地人的習俗準備的,菜還是里叔做的,也沒有說不習慣的,大家很快就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