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桑語帶著人直接去了山上。
“竹雕是一門見功夫的手藝,想要雕刻好一塊精美的竹雕,少則需要數月,多則數年,一刀雕錯就前功盡棄。也就是說,這個需要很久的時間,不是我這種做幾天就能做好的。所以我給大家做的,就是一種極為簡單的,不算什么工藝品,只是在竹制的用品上雕刻一些花紋而已。大家拿回去后,隨便用,如果真的喜歡,可以買那些真正手藝人的作品收藏。”
桑語邊上山,邊和直播間的觀眾介紹,完了還特意強調,“我做的很粗糙,希望大家不要失望。”
“不失望不失望,想要桑桑親手刻的,刻什么都行。”
“對對對,粗糙也沒關系,我們喜歡。”
“我在博物館看過那些竹雕,真的太美了,很想要一個,但自己買不起,如果能得到桑桑做的,也好啊。”
桑語看不見他們的反應,在竹林間穿行,“做竹雕呢,要以三年到五年的毛竹最佳,砍伐的時候最好在春節前后,現在的時間不太好,沒關系,反正我們只是隨便做做而已。”
“啊,桑桑好敷衍,哈哈哈。”
“春節前后不如桑桑穿越一下,去春節前后砍一根竹子回來”
桑語選好了竹子,竹筒很粗,竹節也長,非常適合拿來雕刻各種東西。
竹子砍回去后,得大火煮,把竹子表面的油脂清除。
桑語邊煮邊道,“想這樣煮至金黃,不過之后就要晾曬幾個月,這個一時間完不成,所以請看這邊。”
她掀開一個竹簍,里面滿滿當當都是竹片竹筒和竹節,“我找那些竹雕手藝人購買了這些晾曬過后的竹子,我們得用這個雕刻了,不然來不及。”
畫面一轉,就到了書房,被重新布置成工作間,里面擺滿了刻刀等物。
“雕刻呢,分畫稿,切邊,鏟底,分筠,平地等步驟,每一步都很需要耐心,越精細需要的時間越長,我們就簡單可以刻一下,要是手滑弄壞了,你們也就講究著用哈。”
桑語說著開始動起手來,只直接雕刻的,并沒有畫稿。
她的手很穩,刀工流暢,動作行云流水,沒多久就隱隱能看到圖形,是桑語的小院。
寥寥數筆,就像一個簡筆畫,但畫意明確,讓人一目了然。
等到她刻完,明明沒多少線條的粗糙雕刻,卻讓人覺得古色古香,意境深刻。
雕刻完后,她給觀眾們展示,“花了半個小時,就刻了個這樣的,非常粗糙,你們真的想要嗎”
“要要要”
“好看,桑桑好棒,雖然簡單,但能看出是桑家小院,非常非常喜歡”
“對呀,好好看。”
看不到直播間的反饋,桑語自顧自的道,“不喜歡也就這樣了,現在我要修整打磨一下,讓它表面光滑平整,絕對不能有扎手的地方。”
之后,她用桐油涂于表面,讓其更有光澤。
等到一切結束,再重新展示,一個古色古香的竹筒就出現了,上面有簡單的院子圖案,花棚,秋千果樹,和鮮花都能看得到,清新淡雅,趣味自然。
雖然桑語自己說,她的做工很粗糙,實際上雖然線條少,卻也完美展現了一個農家小院,看著就叫人向往。
她自己覺得,只是投機取巧的東西,但在觀眾眼里,卻只有一個好看可以形容。
隨后桑語放到一邊,又開始制作別的,偶爾停下來,指點司徒澤幾句。
司徒澤仿佛天生吃這碗飯的,手非常穩,要直線就直線,要拐彎就拐彎。
并且他的審美非常高,又會畫畫,對線條之間的明暗很清楚,即便這是圓筒形的,也能很快的分清楚明暗和主次。
這樣一來,沒多久司徒澤就能做的和桑語一樣好。
兩人對視一眼,不由都加快了手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