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太后一臉無奈,“皇上這是不允許我插手他的手,特意拿十四的婚事來要挾我。”
嬤嬤連忙勸到,“皇上肯定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正好趕上了。”
“怎么可能有這么巧,不早不晚,就趕在我召見那拉氏的時候這個點,平時皇上都是在處理公務,哪有時間來后宮。說起來,這個那拉氏也不是個安分的,虧我看她乖乖巧巧,還想好好教導她一番,免得她行差踏錯。”
“那娘娘,您要不要重新把榮嬪娘娘召回來”嬤嬤提議道。
“不用了,皇上的意思還不明顯嘛,后宮的事我不能管,就這樣吧,哀家啊,哪怕當了太后,也不能隨心所欲。”太后一臉的喪氣。
“瞧娘娘您說的,您可是大清頂頂尊貴的人,您都不能隨心了,那其他人哪里資格過的好。”
“都是冤孽啊,誰讓我出身低,生了阿哥也只能抱給別人撫養。如果是我親手養大的,也不會和我如此生疏。”太后低聲抱怨道。
“娘娘您快別這么說,整個大清,論起有福氣,誰能比得過您。”嬤嬤勸慰道,“大兒子繼承大統,小兒子聰明又孝順,公主也留在京城,時時能見到,多大的福氣啊。你看那些太妃太嬪們,哪個不羨慕您就是皇后,估計心里也是羨慕的吧。”
太后擺擺手,“算了,我已經是哀家了,皇上不聽我的,又能怎么樣。對了,十四還有多久回來”
“再有半個月,就該到京城了。”嬤嬤算了一下時間,說道。
“也好,皇上不喜歡哀家對他指手畫腳,那我管自己的小兒子總可以了吧。”太后哼了一聲,立刻吩咐人去挑選布料。
她可得好好選一些舒適的,為十四做幾身衣裳,也不知道出去兩個月,是不是又瘦了。
這邊太后罷手不管了,沒一會兒雍正和皇后那里就得到了消息。
皇后聽過就罷,三年前她就意識到了,皇上變得不一樣,不會聽任何人的意見。
如果你老老實實待著,那他也不吝于讓你享受優渥的待遇,可想要對他指手畫腳,那是萬萬不能了。
之前她在前院也是安插了釘子的,可都被皇上拔了。
那會兒她害怕的不行,生怕皇上因為此事而惱了她,并因此對弘輝不好。
后來她明白,只要自己不管他的事,皇上也不會對自己如何。
這不算好消息,畢竟自己的丈夫當自己是陌生人,但也不算壞,因為皇上對整個后院都一樣。
那她還是名正言順的四福晉。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也算是看出來了,只要她不做多余的事,皇上不會動她的地位,對弘輝也是寵愛有加。
這就可以了,弘輝那個身子,她還有什么可求的。
于是在知道新人們聯合起來求見后,她連見都沒見,恩寵這種事,不靠自己,難道靠她這個皇后
她不插手,就是穩坐釣魚臺,插手反而惡了皇上,她又何必呢。
這不,就連太后也沒能讓皇上改主意,那還是親額娘呢。
雍正聽到太后的態度,知道她不會再為難桑語了,于是直接下令,讓參與此事的宮妃,全都抄宮規五十遍,禁足三個月。
好家伙,這可是全部的新人,一下子全罰沒了。
這么明顯的偏心,但凡一個明眼人都知道,皇上待榮嬪,那是不一樣的。
獨寵有什么好處呢
那可太多了。
之前她雖然受寵,但那烈火烹油的架勢,也讓人覺得心里不安,生怕下一秒就出事了。
可皇上的懲罰一下來,新人們是傻眼,其他人則立刻明白了風向。
比如內務府,送來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而且是第一個送來,讓她先挑了,才輪到別人。
那些御前太監們,對她別提多諂媚了,就是蘇培盛,態度也不知不覺變得愈加恭順。
另外就是其他妃嬪對她的態度,新人們都被禁足了,以往那些過來拜訪的老人,突然沒了身影。
桑語知道,這是雍正看出了自己不耐煩,特意讓蘇培盛給她們傳了話,讓不要過來打擾。
為此,蘇培盛還專門跑了一趟翊坤宮,就是想讓她知道,雍正都為她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