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嬤嬤想了想,打發了其他伺候的人,低聲說了她知道的事,“富察家求了恩典,讓他們家姑娘自行婚配,這都是康熙朝的事了。可是富察家姑娘的婚事似乎極為不順,剛和鈕鈷祿家議親,母親就去世了。她守孝了三年,婚事也黃了。出孝后,再要議親,祖母也就又是一年。就這么給耽擱了,現在和姑娘都21了。”
桑語和兆佳氏對視一眼,多格是18,比那姑娘小三歲。
這倒不是問題,古人喜歡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
主要是這姑娘到底是怎么看中多格的兩家完全沒交集啊。
小兆佳氏道,“我想起了一件事,幾個月前,大爺回來讓我拿一些跌打損傷的藥膏,說是要給二弟。我順嘴多問了一句,說是二弟救了一個人,手臂有點受傷了。我當時沒放在心上,現在想想時間正好對得上,會不會二弟救的,就是富察姑娘,或者和她有關的人,讓她給見到了”
啊這,或許就是這么回事。
“二哥沒說過什么嗎”桑語詢問。
兆佳氏搖搖頭,“我問過你二哥,他說自己不認識富察姑娘,所以我才猶豫呢。”
“那要不額娘回去問清楚,要真是有這段緣分,那也是不錯的姻緣。至于齊大非偶的話,額娘到時候勸阿瑪分家,讓他們小夫妻過自己的日子去,就不會有什么矛盾了。”
其實在一起最大的矛盾,不過是生活習慣不同而已,分開了也就好了。
兆佳氏緩緩點頭,“這也行。”
之后她們又說了許久的話,兆佳氏和她說一些懷孕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孩子生下來后,要如何帶的問題。
劉太醫到了之后,給桑語把了平安脈,一切正常,沒有任何問題。
她讓太醫也給兆佳氏和小兆佳氏請了一個平安脈,劉太醫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兆佳氏身體沒什么問題,小兆佳氏這邊,開了一個方子帶回去。
桑語留她們下來吃了午飯,直接聊到了下午三點,才不得不讓人送出園子。附贈了許多賞賜,藥材,布匹,宮緞和首飾等等。
還有筆墨紙硯,是給家里男丁的。
四點雍正過來的時候,就見到她一臉的惆悵,“怎么了,見到額娘還不高興”
“沒有,”桑語打起精神笑笑,“就是有點舍不得。”
其實她是想自己的爸爸了,如果爸爸知道,她懷孕了,自己要做外公了,不知道該多高興。
可惜,她爸爸永遠享受不到這種天倫之樂了。
雍正上前抱住她,安慰的撫摸她的后背,“沒事,有我。”
“嗯,阿澤,”桑語悶悶的出聲,這時候,她莫名想喊這個名字。
雍正眼里閃過一抹欣喜,“我在”
兩人相擁著,看著外面的樹葉漸漸變黃,在微風的作用下,開始脫離枝頭,灑向大地。
秋風伴隨的,不是無盡的涼意,而是整個朝廷上下的火熱。
在經過長達幾個月的部署后,整個朝廷都運作起來,開始為一項項新舉措而忙碌籌備著。
每個人都有數不盡的任務,他們忙的腳不沾地,卻忙不完十分之一。
到了這種時候,各個部門才恍然發覺,他們能做事的人實在太少了
于是朝廷四處調人,無論是那些考上科舉,卻遲遲得不到位置,一直在坐冷板凳的進士們,還是那些認字卻閑賦在家的旗人,把所有能調動的資源全部調動起來,這才堵上用人的缺口。
可這還不夠,朝廷選人勢在必行,于是雍正下令開恩科。
這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科舉,可以算是新皇第一批門生,受重視程度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