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沒人給安排工作,成為自由民后,他們得自己找新的工作養活自己。
至于他們在奴隸期間生下的孩子,也會自動成為奴隸,不過要為主家工作十年即可,到了第三代,如果祖輩成了自由民,他們也會跟著成為自由民。
這個條件不算苛刻,只要熬時間,還不需要特殊貢獻,就能成為大清的百姓。
對于很多沒有特殊技能的人來說,是相當優厚了。
隨著各項經濟的發展,大清百姓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
首先,他們愿意接受新事物了,并且知道每一項新事物的出現,就代表了一種機會。
他們很積極的擁抱這種機會,想要讓自家的生活得到改善。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新的思想自然而然產生,或者被引導產生。
比如女子出門做工,那些工廠招收的女工和男工一樣多,也就意味著女子能賺到和男子一樣多的錢。
當夫妻兩個都在工廠工作,他們不僅有雙份的收入,而且能更早的分配到房子,孩子上學的名額,等各項福利都是雙份的。
這樣一來,這家人的生活水平明顯就其他家好了。
所以越來越多的女子走出家門,而那些還未成婚就已經有了工作的女子,也更加受到婚姻市場的歡迎。
看到了女子工作帶來的好處,百姓們可不講究什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們是最實惠的一群人。
哪里有好處,自然往哪里去。
于是送孩子上學的人中,也多了不少女孩。
上學的費用也不高,讀出來就可以安排進廠里,要是考得好,還能進入各個機構工作。
從她們畢業到她們出嫁,還能為家里帶來好幾年的收益。
而且即便她們出嫁了,在自己有工作的情況,她們也能幫襯娘家,婆家還不能說什么。
畢竟錢是她們自己賺的,幫襯幫襯娘家怎么了。
你要是因為這點事就休了她們,她們轉頭就能找到更好的結婚對象。
至于什么守節啊,貞操啊,那都是讀書人的玩意兒,和小老百姓有什么關系。
他們的目的是賺錢,賺多多的錢,讓自己吃飽穿暖,然后孩子有學上,學知識,未來過的更好。
至于那些守舊的讀書人,抱著舊思想不愿意改變,那關我們什么事,他們早晚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只有跟著改變的人,才能適應這個改變的社會。
改變快的人,能吃到第一波紅利,改變慢的人,只要還愿意改,未來也是光明的。
暢春園澹寧居
雍正已經好些年居住在園子里了,只有在年節的時候,才會回宮。
沒辦法,即便他們現在改善了很多,可某些東西還是沒變的,比如紫禁城的結構。
只要它不大動,皇宮就比不上園子里舒服,這邊冬暖夏涼,風景又好,最是適合過日子。
所以只要沒大事,雍正都帶著人居住在這里。
兩年前,太后突然重病,然后去世了。他短暫的在紫禁城住了半年,之后就來了園子里守孝,之后就很少回京城了。
此時的澹寧居和十年前相比,改變是巨大的,窗戶全換成了玻璃,里面還裝上的大大的風扇,雖然目前還是手搖式的。
但電力系統研究院已經有了眉目,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實現電力催動能源了。
雍正的眾位兄弟,堂兄弟子侄,甚至是兒子們,都坐到了一起,等到皇上宣布新的政令。
此時的他們,各個功勛卓著,一個個都為大清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