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件叫她萬分疑惑的,是瑞王的目的。
瑞王當然有目的,桑語絕對不會以為他真是好心參與這件事。
從他剛剛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瑞王對是誰殺了王樹并不感興趣,他所有的關注都在桑疾身上。
沒錯,他關注桑疾。
無論是幫她洗刷桑疾殺人的罪名,還是桑疾被害的真相,其目的都是桑疾這個人。
別看洗刷罪名和找到真兇是一回事,可這其實是兩碼事。
找真兇是官府的事,其實與桑語無關,她已經洗刷了桑疾的罪名,剩下的她完全不必參與。
她又不是什么偵探,或者官府辦案的人。
而瑞王也是這樣,他只在乎桑疾是不是真兇,不是的話,那真兇是誰無所謂。
那么,桑疾有什么值得他關注呢
一個是遠在揚州的普通同知,一個是身份貴重的受寵王爺。
桑語確信,這兩人幾乎沒有什么交集。
桑疾三十年前考中進士,就被派到了揚州下轄一個縣當縣令,因為政績不錯,又恰逢當時揚州官員變動頻繁,他就抓住了機會成為了正四品的同知。
可此后桑疾的仕途就一直不順,在同知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并且他再也沒進過京。
而瑞王看樣子也不超過二十,剛剛聽林如海和王節的語氣,這位瑞王應該是第一次出京。
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沒有碰面的機會。
而桑家原本只是姑蘇的耕讀之家,族里讀書人不少,但都止步舉人。
桑疾少年英才,弱冠就成了進士,是桑家第一號出息之人,之后花了不少銀錢打點,又被派往了揚州當縣令。
桑家往上數幾代,都和京城的權貴搭不上邊。
所以,瑞王對桑疾不同尋常的關注,就非常值得深思了。
桑語用手扶額,擋住自己的神情,心里默念刻錄在腦子里的賬本。
念著念著,她福至心靈,這賬本,肯定有問題
表面上看,這只是簡單的歷年鹽稅,揚州自己產鹽,這里的鹽稅相較于其他地方更加復雜。
桑疾逼著原主記下了整整三年的揚州鹽稅,原本桑語以為,是這些鹽稅里有貓膩,這是有人貪污的賬本證據之類的。
可剛剛默背的時候,她發現了一點不對勁,似乎這賬本里還隱藏著什么。
隱藏了什么
桑語一時間理不清,現在又在大堂上,容不得她細細思考,只好停下來,等這件事過去再說。
不過她也猜測,或許這金貴的瑞王嫁到,是為這賬本而來。
休息的功夫,城南的李老大夫終于到了,和他一起的還要藥童,他們共同證明桑疾的小拇指受傷,很嚴重的骨折,是會影響書寫的。
隨后沒多久,三個仵作的卷宗也呈了上來。
王節細細對過,然后傳給瑞王,“相差無幾。”
等瑞王和林如海都看過,卷宗傳到了桑語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