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近些年,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有些勛貴和五皇子的關系開始變得曖昧起來。
六皇子的出身有點不名譽,他是盛平帝流落民間的私生子,六歲的時候被找回,后來為了掩蓋這個丑聞,皇后說她身邊的宮女懷有一子,以前養在深宮,現在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這才放了出來。
這個宮女當然是不存在的,后來六皇子就被養在皇后身下。
四皇子是個透明人,他也沒好多少,不過和四皇子不一樣,民間長大的經歷,讓他性子乖張桀驁,就連盛平帝都拿他無可奈何,最后甚至眼不見為凈。
而七皇子就是甄貴妃所出,在七皇子出生前,太子是最受寵的皇子,七皇子出生后,他就成了皇帝的心頭寶。
當了七年幼子后,即便盛平帝之后又生了八皇子,乃至之后五個皇子,都沒改變他在盛平帝心里幼子的形象。
幼子當然要寵,更何況這還是自己真愛的甄貴妃所出,所以七皇子囂張跋扈,在皇宮橫著走都不為過。
司徒家的奪嫡,比不上清朝九龍奪嫡的精彩,但也有不少戲可看。
比如太子和二皇子的對決,比如三皇子見縫插針,七皇子上躥下跳,四皇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六皇子為了四哥沖鋒在前,各種攪渾水。
通過各種方式知道這些信息后,再結合書里的只言片語,桑語猜測,下一任帝王很有可能是四皇子,而六皇子就是那個針對賈家的忠順王爺。
至于太子,或許就是那壞了事的義忠老親王。
想到這里,桑語豁得坐直,義忠親王壞事,應該是在薛寶釵父親去世之前。
書里有一段話,大致的意思是,薛寶釵的父親幫義忠親王置辦了棺槨,可后面他壞了事,就只能留著,之后給了秦可卿使用。
而按照書里那些細枝末節推算,薛寶釵父親去世,應該在她十歲的時候,因為從那時候開始,她就從一個淘氣的孩子,變成一個有心計有城府,處事圓滑的薛寶釵,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變得衣著簡樸,成熟穩重。
黛玉現在五歲,寶玉比她大一歲,而薛寶釵比寶玉大兩歲,也就是說,現在薛寶釵八歲了。
也就在這兩年間,太子就要出事了
那就怪不得現在江南官場這么亂了,這是暴風雨前的暗潮洶涌啊
桑語的心砰砰跳,一方面是緊張擔憂,怕殃及自己,傾巢之下安有完卵,更何況她已經卷進江南官場的爭斗。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或許是一次機會。
每一次政局改變,就意味著一次投機的機會。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她得好好想想,是否摻和自己,要摻和了,又要以什么姿態,既能保存了自己,又能得到足夠的權勢地位
就還挺刺激
作者有話要說新文開始了,求收藏
另,老文成為人生贏家的對照組快穿已完結,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