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趙旸就下旨讓太學開辦“體育課”鍛煉學子的身子,并且是強制性的。比如說跑步,每太學的學子們要在早上跑八百米,并且必須跑完,哪怕跑到最后一點都跑不動,爬也要爬完。跑步的成績會算在月考的成績里。
太學每個月都有月考。考的好的學子可以去好的班級,考的不好的學子就要去差班。跑步會算在月考的成績里。如果一個學子文化課考的了第一名,但是平時跑步成績不及格,那么他總體的月考成績就不再是第一,會變成第十,甚至第十名以下。
太子殿下這么強硬讓跑步,太學的學子即使再不滿,也只能硬著頭皮跑步。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學子們都受不了,但是跑了一段時間后,學子們發現跑步沒有那么難受,相反越跑越輕松。不止如此,他們發現自己的身子變好了不。等到這個時候,太學的學子們才理解趙旸的一番苦。
這幾年的太學的學子們,不僅文化課出眾,身體也非常出色。
除了讓學子們跑步,趙旸讓他們學習武藝和射箭。當然,武藝和射箭是自愿的,可以說是選修課,學子們可以選擇學習,也可以選擇不學習,太學不強制學。
有一半的學子是選擇學習了武藝和射箭。剩下一半人覺得他們每跑步鍛煉身子就夠了,沒必要再浪費時間去學習武藝或者射箭。
除了跑步,有一項體育運動是必須學的,那就是蹴鞠。
蹴鞠在宋朝來就很有名,有不學子私底下會踢。不過,趙旸弄出來的蹴鞠是不一樣的。
宋朝的蹴鞠比較偏表演性質的,踢得非常“花里胡哨”。趙旸弄出來的蹴鞠,其實就是后世的足球比賽。
他把后世的足球比賽規則搬了過來,讓太學的學子們學習。不止是太學的學子,就連軍營里的將士們也要學習。
足球是個齊協力的運動,讓學子們和將士們踢足球,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身子,也能培養他們團結合的能力。
在趙旸大力的提倡下,改良后的蹴鞠比賽已經成為大宋最熱門的比賽。
在太學里,每個季度都會舉辦蹴鞠比賽,獲勝的隊伍會獲得豐厚的獎勵。在軍營里,每個月也會舉辦蹴鞠比賽,獲勝的隊伍也會獲得豐厚的獎勵。當然不止這些,在蹴鞠比賽中表現非常精彩的士兵會升職。
現如今,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朝廷都會舉辦蹴鞠比賽。對參加者沒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想參加蹴鞠比賽,就能去報名參加。當然比賽肯定才去淘汰制。
趙旸帶著曹許和王胖胖都參加過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舉辦的蹴鞠比賽,而且獲得了冠軍。
以前的蹴鞠比賽只是鬧著玩的,但是現在的蹴鞠比賽得到了朝廷的認可,獲勝的隊伍有獎勵,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踢蹴鞠。
現在在汴京城,經常能看到小孩子們或者大人們練習踢蹴鞠。
見蹴鞠比賽這么受歡迎,趙旸曾經想過搞職業的蹴鞠俱樂部,開辦職業比賽,但是想了想是算了。
創辦職業俱樂部和職業比賽太過資,不太適合目前的情況。
再說,每年的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比賽是公認的專門比賽,沒必要再搞職業比賽。
他提倡踢蹴鞠,只是為了強健大宋子民的身子,并不是為了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