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早朝后,宋仁宗親自去相國寺燒香為趙旸祈福。他原本想帶著趙旸一起去相國寺,但是趙旸太小,暫時不適合出門。
他就帶著福康公主去了相國寺。目前,宋仁宗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趙旸,另一個就是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長女,也是這么多年唯一一個沒有夭折,并且平安長大的孩子。雖然福康公主平安長大到六歲,但是宋仁宗心里還是擔憂。這次八公主突然夭折,讓他越發擔心福康公主和趙旸,害怕他們兩個也沒了。
相國寺里,宋仁宗剛剛燒完香,為趙旸祈福。
“大師,旸旸的長生燈沒有滅過吧”趙旸出生后,宋仁宗就親自在相國寺為他點了一盞長生燈。其實,宋仁宗給他的每個孩子都點了長生燈。但是,他給趙旸點的長生燈跟福康公主他們的長生燈不一樣。
給趙旸點的長生燈,宋仁宗讓相國寺的主持親自照看,畢竟是太子的長生燈。
“官家放心,太子殿下的長生燈沒有滅過,并且燈火燒得越來越旺。”相國寺的主持面容慈悲地說道。
聽到主持這么說,宋仁宗心里就放心了不少。
“大師,一定要照看好旸旸的長生燈。”
相國寺的主持知道宋仁宗心里的擔憂,安慰道“官家放心,貧僧會照看好太子殿下的長生燈。”
宋仁宗聞言,眉宇間的憂愁擔心并沒有減少。他語氣有些沉重地說道“旸旸是大宋的儲君,他絕對不能出事。”他只有福康和旸旸了。如果能讓福康和旸旸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長大,他可以用一切東西來換取。
“官家,太子殿下不會有事的”相國寺主持的語氣非常篤定,“太子殿下一定能平安健康地長大”
“我也希望旸旸能健康平安的長大,但是”宋仁宗說到這里,忽然頓住了,只見他面露愧疚。“我以為嬢嬢原諒我了,但是幼悟”想到突然夭折的八公主,宋仁宗的雙眼立馬紅了。他口中的嬢嬢,是指他的生母莊懿皇太后。
“我沒有對嬢嬢敬過一天的孝,嬢嬢她在怪我。”宋仁宗語氣凝重,“旸旸的出生,讓我以為嬢嬢原諒我了,沒想到幼悟還是沒了。”
“阿彌陀佛。”相國寺的主持道,“官家,太后娘娘仁慈,她不會因為您沒有對她敬孝就怪罪您,收走您的孩子。”
“可是,我的孩子一個個夭折,這不是在懲罰我嗎”
“虎毒不食子,太后娘娘怎么可能因為要懲罰您,就收走她的親孫子。”相國寺的主持語氣慈善地安慰道,“官家,您想錯了。”
這句話讓宋仁宗沉默了下,隨后他又道“不是嬢嬢在懲罰我,那就是老天爺在罰我。”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會因為懲罰您,就收走無辜稚子的性命。”相國寺的主持繼續安撫宋仁宗道,“官家,您是明君,老天爺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就懲罰您。”
“如果不是,為什么我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夭折”接連失去五個孩子,對宋仁宗的打擊非常大。喪子之痛,猶如剜心,宋仁宗整整被挖了五次心。
“官家,是你們沒有緣分,佛說”接下來,相國寺的主持“老生常談”地安慰宋仁宗。
宋仁宗不止一次在相國寺的主持的面前怪罪自己沒有對生母孝敬,覺得他的孩子一個個夭折都是因為如此。相國寺的主持并不這么認為,一次次地安慰宋仁宗不要這么想,但是宋仁宗鉆了牛角尖,并不聽他的勸慰。
“官家,沒有對莊懿皇太后孝敬已變成您的心結。”只要一出什么事情,比如說公主夭折,或者大宋出現大旱,又或者其他不好的事情,宋仁宗都會認為是他沒有對莊懿皇太后孝敬導致的。“您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怪罪在自己身上,這是不對的。”
宋仁宗聽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是我不孝。”相國寺主持的話說的非常對,自從知道莊懿皇太后是他的生母后,宋仁宗就一直責怪自己,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他的心結。
趙旸的出生,讓他這個心結解開了不少,但是八公主忽然夭折,又讓他這個心結變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