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在他的實力還在12秒左右徘徊時,系統就要求他能夠在比賽中跑進11秒40。
對于這樣的系統來說,目前他的百米b已經到了11秒69,想要沖擊11秒20到11秒39的目標區間,看起來確實好像并不到a級的程度。
蘇黎不再猶豫,選擇了確認目標。
下一秒,視線范圍內的紅光褪去,他的視線掃向室內訓練場的不同器械,在各個不同的目標器械,例如杠鈴區時,就收到了輔助系統給予的專門訓練組數與訓練強度提示。
輔助功能給出的訓練項目與他預想中的項目相差不大。
目前他的身體力量和爆發力較弱,通過拖重物跑的抗阻沖刺訓練,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在起跑爆發階段下肢爆發力的提升,同時也能夠達到全身協調用力等等能力的提升。
只是方法歸方法,強度歸強度。
撇開訓練強度和訓練組數、訓練標準姿態等等,單純從訓練方法來談訓練難度,就是耍流氓。
魏成在得到蘇黎已經在室內訓練場進行訓練的消息,雖然蘇黎沒有預約他的訓練指導,但魏成還是不太放的下心,干脆找來了室內訓練場準備從旁觀察蘇黎的訓練,避免他自己不知道輕重,在這段賽前的時間里把自己給練傷了。
結果等到他趕到室內訓練場,就看見蘇黎已經完成了兩組的拖重物訓練,等到蘇黎訓練暫告一個段落,魏成從邊上旁敲側擊地詢問了蘇黎的訓練思路,就得到了如上一段堪稱專業的回答。
魏成有些吃驚“蘇黎,你有研究過短跑的專門訓練項方式”
說完之后,魏成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兒,一臉的恍然大悟“哦,是的,你有說過,成績的提升是因為你有在自己進行訓練。”
蘇黎想了想,還是點了點頭雖然魏老師好像誤會了點什么,但是他得出的結論也確實沒有錯。
在和蘇黎溝通過他的訓練內容之后,魏成也沒有離開,而是繼續留在一旁觀察起蘇黎的訓練情況。
蘇黎并不在意周圍有沒有人在觀察,在短暫的休息過后,他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訓練之中。
他的身體基礎較差,雖然有了在無限競技場中1個月時間的訓練提升,但是力量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成的。
晶瑩的汗水一點點從額角滑落。
這是蘇黎正在完成的第二組負重牽拉跑訓練負重距離已經從最初的負重60米跑x2,變成了負重80米跑x4,在這兩組的訓練結束之后,還有更長距離的負重120米跑x5。
這是輔助功能的方案指引下,系統功能根據蘇黎的身體特點為他安排的整體訓練。
除了負重牽拉跑之外,接下來還有加速跑、節奏跑、速度傘、深蹲等一系列相關訓練。
雖然他的目標是增強自己的爆發力和專項力量,但是他并不可能在訓練之中完全拋下與起跑速度、節奏、聽槍等相關的這些訓練。
只有在力量提升的同時保持住對于跑步節奏的把握,他的實力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
只是,在實力提升的過程中,痛苦和疲憊永遠是難以逃避的。
與蘇黎同在一個室內訓練場的喬尋,他的訓練項目相對較為簡單,而且喬尋的身體天賦出眾,對于這些訓練內容往往舉重若輕,通常相對輕松地就能夠達到別人難以達到的成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