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和唐偉盯著宣紙上的八個正楷大字,一時間挪不開眼睛。
書法家,最喜歡寫草書。因為草書的個人風格太強烈,只要有點名氣,就算寫得不好,依然能把作品賣出高價。一般人可看不懂草書。
但是楷書不行。
楷書,是最考驗一個書法家的功底。書法界,能把楷書寫好的人,可以說鳳毛麟角。
楊信自己也練書法。可是他在參加交流活動的時候,都不敢提筆寫楷書,怕寫不好出丑。
“好,好,好!”
楊信一連說出了三個好字。
秦至庸的楷書,寫得是太好了。
唐偉是生意人,不太懂書法,可是他都能看得出來,這八個字不簡單。
宣紙上的字,竟然可以影響到人的情緒。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楊信說道:“要是每天早上起床,能觀摩這八個字。至少可以讓我老頭子多活二十年。”
秦至庸提筆的時候,融入了精神,字上攜帶著“浩然正氣”,經常看著八個字,可以養心,當然能讓人活更久。
秦至庸說道:“楊老要是喜歡。這八個字,就送給你了。”
楊信大驚,說道:“不可。太貴重了。這八個字,堪稱無價之寶。我老楊是買不起。”
秦至庸說道:“楊老,相見即是有緣。咱們不是談生意,就不要說錢的事情了。我送楊老一副字,就當接個善緣。也許有一天,我秦至庸會有事情,求到楊老的門下來呢。”
楊信說道:“既然秦先生這樣說,那我老楊就拉下老臉,把這一副字收下了。”
他實在是太喜歡這八個字。要是錯過,肯定會后悔終生。
現在,楊信對秦至庸的稱呼都變了。直接喊秦至庸“先生”。這個先生,可是有著老師的含義。
達者為先。
秦至庸年輕,但是他在傳統文化上的造詣,讓人望塵莫及,楊欣信心服口服。
………
楊信和唐偉在學校里住了四天。學校別的不多,就是空房間多。楊信和唐偉不用擔心沒有地方住。
只要不打攪學生們課業,二人想要住多久都可以。
離開之前。
楊信才對秦至庸說道:“秦先生,明年亞洲有一個文化交流會。我想要你參加。華夏、日本、韓國……都會派代表參加。”
秦至庸搖頭,說道:“我就不去參加了。我可以問一問我的學生,看他們有沒有興趣參加。”
亞洲的文化交流會?
和其它國家的學者交流,秦至庸絲毫沒有興趣。
文化這個東西,想要弘揚發展,其實根本就不需要搞什么交流。經濟實力,科研實力、軍事實力……強大了以后,華夏的文化自然而然就會得到弘揚發展。
弱者無條件模仿學習強者,這是社會規律。
搞文化交流?秦至庸還不如腳踏實地做點事情。
…………
唐偉和楊信坐車回市區,楊信把那一副字寶貝得緊,生怕弄丟了。
唐偉說道:“老楊,你不要那么緊張好不好?搞得我都有些不自在。我知道秦醫生的字很好,但是你也不用如此吧。”
楊信搖頭說道:“你不懂。這一副字,對于識貨的人來說,真的就是無價之寶。你說我能不緊張嗎?回去以后,我要請最好的工匠來裝裱起來。”
唐偉說道:“老楊,你覺得秦醫生如何?”
楊信說道:“秦先生學識淵博,一身正氣,是至誠君子,堪稱是國士無雙。以前,我不理解什么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現在總算深切體會到了。秦先生的那九個學生,都不簡單,將來他們的成就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