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和心理學,研究的是意識形態,提升心理素質。可以探索“靈魂”的奧秘。
生物學則可以破解身體的奧秘。
兩者缺一不可。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學好數學,是必須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學習國學、心理學、數學,成本最低。只要有教材,就可以自學。
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那可都是要做試驗。需要精密的試驗器材和材料。
秦至庸目前可沒有那么多的錢財來組建實驗室。
秦至庸的數學基礎很差。有一些初中數學的題目,他都不會了。只不過,基礎差,并沒有阻止秦至庸學習數學。
生物學家童第周,小時候的文化基礎就很差。他十七歲才上中學。通過努力,他同樣成為了著名的大科學家。童第周,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秦至庸的文化基礎再差勁,比起少年時期的童第周肯定要強。他不但要學習數學,而且還要學會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
只有學會了“數學思維”,修心,修身,做事,才能做到真正的精準。并且讓自己的邏輯思維,無懈可擊。
為了謀生。
秦至庸做了兩份工作。
他先是在一家中學教國文。之后又在一家報社里兼職做編輯。
教書和做編輯,賺不了大錢,但是衣食還是能保證。
秦至庸教國文的時候,總是會給中國學生們灌輸一些愛國思想。讓他們記住,自己是中國人。
學習了儒家的經典,秦至庸的文章寫得不錯,在報社編輯部里逐漸有了不小的名氣。據說,報社的社長有意讓秦至庸做主編。
這天。
學校放學。
秦至庸帶著一本比磚頭還厚的《解析幾何》走出辦公室,離開了學校。
剛出大門。秦至庸就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正在和幾個外國小孩打架。
女孩子的洪拳打得不錯,一看就知道是經過名師指點。幾個外國小孩,被打翻在地。
“洪娟。住手,別再打了。”
秦至庸走上前去,拉住洪娟。
洪娟正在氣頭上,還想要繼續打。可是她被秦至庸拉住,她沒有想到,秦至庸平時看起來斯文得很,說話走路,都是慢吞吞的,沒想到他手勁那么大。
幾個外國小孩爬起來,狠狠地瞪著洪娟。
洪娟冷笑道:“怎么?還想來嗎?我可不怕你們。我練過武術。下次你們要是再敢罵我。我還要揍你們。”
“我們走。”一個外國小孩說道。
看著他們離開。秦至庸暗自搖頭。
這些外國人,從小就沒有禮義廉恥的觀念。見到秦至庸這個老師,他們的眼中沒有一點尊敬的意思。
秦至庸松開了洪娟:“你又打架了。這個星期,你已經是第三次打架。”
洪娟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抱歉,老師。可是他們英國人太可惡。我當然要揍他們。”
秦至庸說道:“揍他們的時候,當然大快人心。可是最后吃虧的,還是我們中國人。國家不強大,我們受委屈,是在所難免。先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