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好奇心,秦至庸也不例外。
帝釋天想要屠龍獲得龍元,龍,不管是恐龍,還是蛟龍,都是屬于傳說中的強大生物。要說秦至庸不想看一看龍是什么樣子,那是不可能。就算遠遠地看一眼,也能增長見識。
秦至庸和帝釋天不同,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獲得龍元。
修行,必須要靠自己,而不是靠掠奪和殺戮。
只有懂得“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道理,才能遏制住心中的殺意。帝釋天那樣的人,同類都容不下,怕是到死都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秦至庸穿著灰色的粗布衣服,赤著腳,盤膝坐在草地上。
幾條毒蛇在他的身上游走,小鳥站在他的肩膀上歡快跳躍鳴叫,兩只兇殘的野狼趴在他的跟前。
這些動物的感知力,比人類敏銳得多,就算秦至庸目前的修為,論感知的敏銳性,都比不過有些動物。它們沒有人類的智慧,但是上天給了它們其他與生俱來的天賦。
駱仙提著食盒走近。
動物們受到了驚嚇,全部離開。
駱仙走到了秦至庸的身邊,放下食盒。
秦至庸結束了冥想,睜開了眼睛,說道:“你的動靜大了點,嚇到它們了。”
駱仙不解地說道:“你就不怕毒蛇咬你一口?”
秦至庸說道:“世人都知道毒蛇和狼可怕,可是又有誰真正了解過它們。它們來到我的身邊,只是因為我的心里沒有殺意,它們喜歡我身上的氣場。我控制了體溫,我的皮膚溫度比蛇還要低,毒蛇是不會咬我。”
據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就有許多的毒蛇靠近他。其實不是毒蛇要攻擊他,而是毒蛇喜歡釋迦牟尼的心靈力場。
秦至庸通過修行,也能擁有佛陀的一些“神通”了。
讀書,可以成圣賢。
修道,能成為神仙。
學佛,能成為佛陀。
因此,秦至庸真正理解了華夏的儒釋道,不是宗教,而是教學。不是對經書理解非常深刻的人,是體會不到這一點。
駱仙有些不懂,問道:“你真的打算出海,去尋找神龍?”
秦至庸點了點頭,說道:“我一直都有這個打算,只是因為其他的事情耽擱了。我現在消除了心靈中殘余的殺意,就是為了去尋找神龍。”
和帝釋天一戰,盡管秦至庸只是抱著切磋武藝的心思,可是一旦動手,他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殺意。
神龍是傳說中的生物,感知肯定非常敏銳,要是感知到秦至庸身上有殺意,引起誤會就不好了。
帝釋天都不是神龍的對手,秦至庸可不認為自己敵得過神龍。
尋找神龍,秦至庸是要帶著善意去。
秦至庸說道:“離開之前,我打算再傳你點東西。免得我不在,你被帝釋天找到,逃走的機會都沒有。”
駱仙說道:“你說吧,我聽著呢。你知道,我這個人的記憶力還很好的。”
秦至庸搖頭說道:“不用說,這次是以心傳心。有點類似佛門的灌頂之法。我直接把修行經驗傳遞到你的腦子里。”
秦至庸用手點在了駱仙的眉心上。
駱仙身體一震。她頓時覺得自己的腦海里浮現了許多的修行經驗。
這些修行經驗,秦至庸要是講解出來,駱仙未必就能領悟。可是通過心靈直接傳遞信息,就能讓這些修行經驗化作駱仙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