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誦的老師不止秦至庸一人。
周公旦、姜子牙、還有幾個快要老朽的大臣,都在教導姬誦。
可是幾位老臣發現,自己在講課的時候,姬誦不愛聽,經常注意力不集中。
問其緣由。
姬誦說,沒有秦至庸講課有趣。
秦至庸上課的方式,不但有趣味,而且還好玩兒。就像做游戲一樣,讓人沒有絲毫壓力,還能學到知識。
其他老師上課,姬誦感覺自己被禁錮了一樣。
必須要這樣做,要那樣做。
秦至庸教姬誦的時候,只是告訴他,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從來不告訴他,什么事情可以做。
并且,姬誦還時常說一些“歪理邪說”,肯定都是秦至庸教的。
幾個須發皆白的老臣,找到了周公和姜子牙,一臉悲憤地訴苦,狀告秦至庸。
“周公,丞相。秦至庸心術不正,狼子野心,他教大王的那些東西,是歪理邪說,歪門邪道。可不能再讓秦至庸繼續教大王了啊。”
“秦至庸不教大王仁義之道,不教為君之道,反而教大王數術和賺錢。這是一個帝師該干的事情嗎?咱們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周公一臉無奈,說道:“讓秦至庸做帝師,是先王定下的。我和丞相又能怎么辦?想要罷免秦至庸的帝師之位,只有一個辦法。”
其中一個老臣連忙問道:“什么辦法?”
姜子牙笑著說道:“讓大王下旨,就可以罷免秦至庸了。”
這話等于沒有說。
大王才六歲,一門心思等著秦至庸每天帶他出王宮去玩兒呢。想要讓大王趕走秦至庸,幾乎是不可能。
這幾個老臣算是看出來,周公和姜子牙好像都是站在了秦至庸這一邊。
幾個老臣告辭,灰溜溜地離開。
秦至庸的教育方法,周公和姜子牙豈能不知道?
姬誦的學問,不知不覺中就有了精進。特別是數術一道,100以內的加減乘除,姬誦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這對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
仁義之道?為君之道?他們有周公懂得多嗎?
要說儒家文化,周公才是真正的奠基人。
孔子只是儒學的集大成者。
仁義之道,那是針對的自己,給自己的標準,而不是用仁義去要求標榜別人。
自己不仁義,去和別人談仁義,是真正的偽君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秦至庸的學問,為人處世,接人待物,都沒有任何問題。而那幾個老臣,才是有私心。
周公臉色有些難看,冷聲說道:“那幾個老家伙,他們想要掌控大王嗎?”
控制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他的思想。
幾個老臣想要給姬誦灌輸什么樣的思想,周公和姜子牙很清楚。
姜子牙說道:“他們的背后,都有龐大的家族。其中有兩人的家族還是諸侯。秦至庸在東陽城玩兒的那一套,他們有些忌憚。秦至庸幾乎是在挖他們的根基。他們怨恨秦至庸,想要對付秦至庸,是理所當然。”
要不是秦至庸修為高深,實力深不可測,在人間界有著絕對的武力。他們早就從身體上直接消滅了秦至庸。
周公說道:“那他們也不該把注意打到大王的身上來吧。”
姜子牙說道:“朝堂上的那些文武大臣,都是各大諸侯和奴隸主的代言人。讓他們和秦至庸斗。只要他們不危害大周的安穩,咱們就不要管。”
姜子牙是真的老了,沒有當年助武王伐紂的心氣。
姜子牙的心態和烈山元宏是完全相反。
烈山元宏的年紀比姜子牙還大,只有五十年的壽命。可是到了現在,烈山元宏都還沒有放棄,沒有認命,而是和秦至庸聯手,來個最后一搏。成功了,飛升仙界成為天仙,失敗了,大不了身死道消。
像烈山元宏這樣的心態,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而不是茍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