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王晨投來的目光,楊老爺子并沒有急于開口,而是從腦海里找起了當年的那些回憶。
一幕幕的場景,像是電影版在腦海中閃過。
往昔中熟悉的人,有很多已經死去。而即便是活著的,也已經容顏不再。
熟悉的場景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或是凋零或是改變,或是已經不復存在。
這種似是夢幻與現實結合的感覺,讓楊老爺子忽感悵然。
但念及曾經的美好,他臉上也帶著一抹發自內心的笑容。
半晌過去,他似乎已經將關于王晨爺爺的回憶片段都拼湊了起來。
繼而,他便看向王晨,講述了起來:“你爺爺一共活了七十五年,若詳細來講解他的人生,大概是能將七十五化作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窮,也就是你爺爺從出生到二十七歲那個時間段,他和我們一樣,都出生在國內水深火熱的階段。
那個時候,甭說是吃飽飯穿暖衣了,就連活著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種奢望。
因為誰也說不準哪天就會死在敵人的屠刀或者槍口下。”
說道這里,楊老爺子頗為悵然的抿了口酒。
放下酒杯后,又嘆氣道:“好不容易熬過了戰爭,又迎來了最貧瘠的時代。
那個時候每家的人都很多,但糧食卻很少,以至于大多的人都會餓肚子,而少部分的人之中,甚至還有餓死的。”
“餓死的?”王晨驚愕道。
楊老爺子點頭:“是不是聽到之后都覺著難以置信啊?可是那就是當時的事實啊,且不說其他地方,就說咱村,當初餓死的孩子就有不少呢,
當時我這算是有錢的家庭,死了人大多時候都不是買棺材或者做棺材,而是買一個廉價的草席子將人裹起來去埋掉。
僅是我能記住的,我爹當初就至少給十個五六歲到十來歲的孩子捐過草席子!”
王晨咧了咧嘴:“當時的條件還真是苦啊。”
楊老爺子說道:“大家苦,你爺爺也苦,他除了吃不飽穿不暖之外,也還有無人幫扶的苦。”
“無人幫扶?”王晨挑眉:“難道我爺爺沒有兄弟姐妹或者其他親戚之類的嘛?”
楊老爺子說道:“你爺爺是從外面逃荒過來的,當時好像跟他一塊來的還有七八個人,但后來死的死,走的走,最終就剩下了他一個。而這也就是你們這一家在桃源村沒有其他直系親戚的原因。”
王晨恍然明白了過來:“難怪之前問爺爺,村里有沒有其他親戚時,爺爺只說除了奶奶那邊的親戚,就沒有其他的呢。原來是這樣啊。”
楊老爺子說道:“你爺爺來桃源村的時候,很瘦也很黑,因為經常到我家來偷吃的,我還跟他打過架,對了,當時還有老神仙,后來打著打著就成了朋友。
后來一方面是我們這幾家對他的幫助,另外一方面是他也很努力,終于在村里扎了根,也靠著老神仙的介紹,認識了你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