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一共給王晨留下了兩本醫書。
第一本里記述著針灸術、推拿術等一系列中醫治病時的招式術法。
第二本則是分為兩卷,上半卷記述了各種病癥應對的治療辦法,下半卷則是記述著一些看似與醫術無關,但實際上卻又與醫術緊密相連的其他術法。
比如,太極術。
這里講述的并不是太極拳、八卦掌之類的一些細致功法,而是從一個醫生的角度,對關于太極這一系列東西的分析。
太極講究的是八卦合力,剛柔并濟。
而要是以一個醫者的角度來分析,其實這些也都是可以對應到人體之上的。
比如,太極的以柔克剛,是指以綿柔之勢化解剛強之力。
所謂的剛強,指的便是將力氣凝聚到拳鋒、腿腳之上,然后以雷霆之勢,將其爆發出來。
而所謂的綿柔也并非是緩慢舉動,或者娘們唧唧的指手畫腳。
真正的綿柔之力,是以巧妙方式化解對方的雷霆手段。
比如,對方將力氣凝聚到拳鋒,準備以拳為爆發點。
那這個時候,若想用綿柔之力去化解,你勢必得先明白他的發力點在那,他的爆發點在那。
拳鋒揮舞出來的那一瞬,看似只是胳膊在動,但實際上全身也是跟著一起動的。
而整個人的重心也都是向前傾斜的。
在這種情況下,能躲開自然最好,而要是躲不開,就得想辦法去令其失去重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攻擊對方的下盤。
一旦在對方揮拳而至的那一瞬,你先觸及到了他腰部以下的任何柔弱點,那都是可以化解掉對手那雷霆拳鋒的。
而這觸及,也并不是輕輕觸碰,而是巧力打擊。
比如,膝蓋、小腹、或者男女都特別重要的位置。
對于這些部位,并不需要太用力,只要能令其生痛,便可達到以柔克剛的最佳效果。
當然了,這些是對普通人而言。
而要是對醫者來說,就更容易得到這種效果了。
一個合格的中醫,對人體的構造、經絡、穴位肯定是能精準了解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以柔克剛的掌控將會更加嫻熟。
因為醫者不需要去刻意尋找對方的薄弱點,只需要找準幾個特殊的穴位和經絡的節點,然后對這幾個穴位和經絡施以巧力,就可以分分鐘將對手擊敗。
當初王晨看到這些相關描述的時候,是有些嗤之以鼻的。
他總覺著,為醫者救人可以,但傷人肯定會很難,即便能借用太極之力在實戰中取得預料之外的效果,但肯定也不會如書中描述的那么夸張。
但是,當隨著他將后半卷的內容都看完,以及稍稍琢磨和簡單運營之后,卻是恍然發現。
如果真的能將其融會貫通,恐怕能取得的效果,將會比書里描述的更加厲害!
以至于,在了解到這些之后,他便抱著不同的態度,用著不同的方式重新翻閱了那本書好幾遍。
時至如今,他已經對書里的內容有了新的見解。
而要是讓他最簡單的言辭來概述那本書的話,那大概就是:為醫者,可一念為神,亦可一念為魔!
救人于病痛之間,是為神醫。
殺人于無形之中,是為魔醫!
一個醫生,一個真正精通了中醫各種術法的醫生,想殺人真的可以做到一念之間!
而此時,他就是因為想到了這句話,才忽然琢磨出了應敵之策。
四周的大漢人很多。
手里也拿著鋒利無比的刀刃。
以太極之術來說,他們就是剛強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