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半年前的王晨來應對此刻的場景,他大概會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選擇向禿頭男子等人妥協。
因為那個時候的他,覺著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好人。
而這些好人即便是做了一些讓他不情不愿的事情,他也會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選擇原諒。
之所以會那樣,并不是他傻,而是他那時一直都覺著和氣才能生財,和睦也才能共處。
可是,歷經這半年的種種事情之后,他卻恍然發覺,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他那顆包容的心。
更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稱作是真正的好人。
就好比眼前的這些人。
從表面上看,這些都是教書育人的辛勤園丁,以他們為新一代學生的付出而言,是值得尊敬的。
可是,論及當下這件事情,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讓人極其不齒!
一個真正的老師或者校長,應該任何時候都秉持著教書育人的無私之心。
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業績,去公然詆毀同行,也不是為了多招收一個學生,多賺一筆學費而選擇不良的競爭。
學校與學校之間有競爭是常理之事,但那種競爭應該是良性的。
比如,兩者之間比一比誰的升學率高,比一比出色學生的數量,培育人才的本事和能力。
可這些人從始至終都沒有談及這些,而是一味的為了各自的利益,公然的與王晨作對。
這種做法,是讓王晨很不爽的。
所以,當面對這些人的叫囂時,王晨非但沒有退避半分,反而還在堅持自身原則的同時,也擲地有聲的說道:“我從未想過與你們任何人作對,但如果你們還如此蠻橫不講理的話,那我不介意與你們進行所謂的宣戰!”
戴眼鏡的男子面色一沉,怒道:“你可要想好了,現在你面對的可不僅僅是一兩個老師,而是兩個村子兩個小學的校長以及諸多老師。
并且,只要你敢公然與我們搶奪學生資源,那我們還會直接聯合四周所有村子的學校負責人一起參與進來。
到那時,你就會站在整個鄉鎮教育體系的對立面上,往小了說,你會身敗名裂被我們聯名取締,往大了說,你將會成為全鄉鎮的公敵,甚至還可能會被釘在鄉鎮教育史的恥辱柱上!”
言語間,這名戴眼鏡的男子臉上堆滿了肅然的神色。
而他在這一番言辭鑿鑿間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正義的化身,正在舉起正義之劍批判王晨似的。
也因為他表露出來的這份氣場,還真的對四周眾人形成了一定的感染力。
讓禿頭男子等人備受鼓舞的同時,也讓蘇玉兒等人皆是面色一變。
對于禿頭男子等人來說,將王晨擺在道德的對立面,是對他們最有利的。
所以要是以這種方式去威脅王晨,那王晨勢必就不敢在與他們作對。
而對于蘇玉兒等人來說,這一刻的王晨無疑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他們并不懂學校之間的這些門道,但她們卻隱約能覺察到,一旦王晨繼續與他們作對,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這些損失不僅關系到了學校的未來,也還關系到王晨的名譽。
作為王晨身邊的親近之人,她們是不愿意讓那一幕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