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依偎在二疙瘩懷里的女人,名叫李嬌曼。
她是村里唯一一個小賣部的老板娘。
她剛剛嫁給她男人高風的時候,才剛剛十七歲。
那個時候,高風家雖然開著小賣店,但日子卻是一貧如洗。
究其緣由,一方面是因為高風懶,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村里人很窮,鮮有去買東西的人。
毫不夸張的說,他家小賣店年初貨架子上擺著的一百件東西,到年底恐怕都還能剩下三十多件。
本來,媒人介紹的時候,李嬌曼聽說高風家里開著小賣店,家里肯定是很有錢的。
可當她來了與高風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他家真的是還不如那只種地的莊稼漢呢。
更重要的是,高風平日里田也不好好種,就只知道喝酒打牌。
那個時候李嬌曼真是后悔不已,但也沒辦法。
嫁都嫁了,總不能離了吧
而且那個時代,那個年紀的她,也并沒有什么離婚的想法,就只是想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不過,她也不想就那么過苦日子。
高風死活,她可以不理會,但是總不能也讓自己跟著餓肚子吧。
索性,她就在給高風做飯洗衣之余,琢磨著怎么把小賣店的生意給做好,做起來。
起初,她嘗試了一些辦法,但是都沒用。
眼瞧著家里的米缸越來越空,她著急了。
拿起貨架子上的東西,挨家挨戶的進,進去不由分說的就硬塞給人家,還說什么促銷,給平日里一半的價錢就行。
那個時候人們家里都窮,正常來說基本上是不買的。
但是,架不住她那小嘴會說,會夸人,還真的讓她很快就賣出去了很多的東西。
她一瞧塞到兜里的錢越來越多了,也覺著這個辦法管用,就拿著那些錢又購買了一些當時大家都常買的東西。
因為她賣的時候,都是搞低價去賣,所以為了多賺錢,她不惜跑到縣城里去拿貨,這樣可以省去鎮子市場收取的貨運費。
除了這方面省錢之外,她還自己買了輛舊自行車,天天自己往回運貨。
從村里到縣城可是有四十里的道路呢,而且那個時候都是山路。
她為了不耽誤做生意,真的是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挨家挨戶的進去推銷,然后到了秋收或者是春種的時候,還自己蒸饅頭去賣,送到人家的地頭里去。
若是尋常推銷,人們大多不會理會。
但她太會說太會夸人了,有時候為了讓人家買她的東西,她還會在田里給人唱個歌,跳個舞之類的。
當初都是男人當家,瞧著這么漂亮的女孩兒給自己唱歌,那擱誰都不會拒絕。
所以有那么一頓時間,很多人借錢都會買她的東西。
久而久之的,讓她的小賣部生意越來越好了起來。
年之后,小賣部從土房子翻蓋成了大瓦房,用的錢都是李嬌曼賺來的。
而當時二十三四歲的李嬌曼更是漂亮了。
除了個頭稍微低點之外,其他簡直就是極品。
再加上那段時間,她自己做豆腐賣豆腐,村里的男人還都給她取了個豆腐西施的外號。
一般時候,買東西的都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