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
那就是在一些越是偏僻的地方,就越會存在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在這些故事里,往往都充斥著怪力亂神的味道,也大多都有著魑魅魍魎的身影。
對于不信鬼神的人而言,這些就只是一聽而過的傳說或者是故事。
而對于信奉這些的人來說,那些卻都是值得敬畏的存在。
也許,它摸不著也看不到,但它們確實是給人們帶來了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現象。
就比如此時張伯提到的詛咒。
對此,王晨和姚如意都是絲毫不置信的。
姚如意打小在鎮子里長大,養父母也大多都接受過新時代的文化熏陶。
以至于,姚如意從小到大都未曾聽過關于這些怪力亂神的傳說,自然也就不會相信所謂的詛咒了。
而王晨,他小時候倒是聽爺爺講過很多山精鬼怪的故事。
甚至曾一度沉迷于那些故事之中,長大后更是搜集過不少類似的書籍,也向不少老人打聽過類似的故事。
但當隨著他接受的知識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學醫之后,他卻也不太相信這些東西了。
因為他發現,往往被人戴上鬼神帽子的故事,最終都是能以科學,或者是醫學來解答的。
當然,他的不信與姚如意的不信,還是有些不同的。
姚如意并不僅僅是不信,而且還頗為嗤之以鼻。覺著那就是荒誕的笑話。
而王晨,雖說不信,心中卻也還會保留一些敬畏。
畢竟,如果這些都不是真實存在的,那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會誕生那么多位揚名天下的玄學大師了。
這一刻,不管他們是信也好,還是不信也罷,都向著張伯投去了靜靜聆聽的神色。
只因為張伯的講述并不像是在刻意的嚇唬他們。
更重要的是,他們目前就身處這件事情之中,哪怕抱著萬分之一的僥幸態度,也想靜靜的聽完,然后去分析,這件事情到底是如何的。
可能這么說,稍稍有些矛盾。
但卻也是此時他們真實的心理活動。
可能,這就是人的慣性思維吧。
當沒有身臨其境時,總會以不屑的態度去應對。
可當身臨其境后,卻是會因為所在的環境,以及正在發生的事情,搞得心生慌亂。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若關己緊張兮兮,便就是這個道理吧。
在王晨與姚如意思緒萬千的時候,張伯的講述也進入了正題。
他從兜里摸出了一個小袋子,拿出一張紙,一些煙絲,邊卷著旱煙,邊徐徐道來“在四十多年前,戈林村一片荒脊,
當時的人們真的是靠天吃飯,吃的是自家種的五谷雜糧,喝的則是山里出來的一股清泉。
老天爺要是商量,雨水勤就可以讓莊稼收成多一些,大家吃的也就更飽一些。相反的,大家雖談不上會餓肚子,卻也會過的稍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