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之前,無利不起早一般都只用來形容商人。
但時代的高速發展,令人心變得愈發浮躁,也令世道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濃濃的銅臭味。
久而久之,向前看齊變成了向錢看齊。
幾乎所有人做任何事情時,都會先以利益為主。
就好比這小小的桃源村。
在生產隊解體剛成立村委會的時候,人們大多都是為了做事而爭選村干部的職位。
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但那份貧窮讓他們都團結的擰成了一股繩,一起用力建設家園,一起為生活而奮斗奔波。
在那個很窮的時代,大家都充滿了干勁,鄰里鄰居都像是一家人,心態平和,正能量滿滿。
但當到了這時,那些美好的東西似乎都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了。
人們競選村干部比之前更激烈了一些,但那份激烈的爭選過程,卻都摻雜著濃濃的利益味道。
有些人為了能坐上那個位置,不惜花錢去討好村民,甚至還會帶動整個同姓氏的族人去打壓其他的家族。
而最終坐在那個位置上之后,也不是像之前那樣想法設法的給家園添磚加瓦,而是絞盡腦汁的填飽自己的衣兜。
有人說這是環境導致的,但仔細想想,環境其實并沒有變壞,反而還越來越好了。
而真正主導這一切的,其實說到底就只是人心二字罷了。
這一點,在桃源村這一小小的村落里體現的可是淋漓盡致的。
村長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九年的時間。
這九年里,桃源村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像最基礎的道路依舊是多年前的泥土路。村民們也就是靠著種地打工賺錢,甭說是大項目了,就是小項目也未曾見到一個。
可是,這么多年里,官方就真的沒給桃源村任何發展的機會嗎
答案肯定是否認的。
官方這些年對鄉村建設可是極為看重的,每年都會發放很多的錢財。
但那些錢那些物都去了哪里呢
面對這個問題,村民們一般都是笑而不語。
他們不清楚上面到底給沒給錢,但他們都親眼目睹到村長家的小房子變成了大房子。
而村長那些親信,平日里沒做生意,沒買彩票,也都在過著吃香喝辣,穿金戴銀的有錢人生活。
這些事情,不光是桃源村,其實四周村落也都比比皆是。
而之所以多年來沒人去揭發,沒人去詢問,也不過是不愿招惹麻煩。
不想因為得罪村長而給原本就困難的生活雪上加霜罷了。
在此之前,王晨他們也都是同樣的想法。
他們想平平安安的發展自己的事業,賺自己的錢,所以為了避免各種不必要的麻煩,對村長以及與村長相關的那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