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晨剛說出救治之法的時候,旁邊便有醫生提出了反對。
并且,在他話音落下后,四周的其他醫生也都紛紛搖頭,覺著王晨的做法太過于荒謬。
感受著眾人向王晨投去的質疑目光,姚如意稍作思考后問道“站立治療法我們之前從來沒聽說過,你有十足的把握嗎”
姚如意也存在一些質疑,但相比較其他人,她還是很相信王晨醫術的。
王晨回答道“這種辦法確實不常見,而且在中醫里也不常用,因為從病理方面來說,是有些冒險的。
但是這位病人的情況較為特殊,剛才他旁邊的心臟監測儀上顯示除了室顫之外,還存在著斷續性的竇性心律。
這種情況下,他心臟的負荷能力已經到了極致的狀態,采用電擊等方式很難扭轉,所以必要時刻,就得采用一些必要的手段。
而我所說的站立治療法,就是較為特殊的方式之一,簡單的來說,這種辦法就像是以毒攻毒。
在他站立起來,血液循環達到最極致狀態的時候,以針灸之法刺激心臟的跳動,心臟被刺激后,他的室顫以及竇性心律會在段時間內消失。
而我們之后要做的,就是趁著室顫和竇性心律消失的空隙,趕緊給他做常規治療,這樣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幾率,能讓其身體情況扭轉過來。”
王晨并不是衛生院的醫生,盡管也曾來坐診過幾次,但醫術方面,卻也是還沒有得到全部人認可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若想讓其他醫生都認可他,那就必須得解釋的更加詳細一些。
聽他講完之后,這些醫生都陷入了沉默。
顯然,是在權衡王晨所說這種辦法的利弊。
從醫學角度來說,這種辦法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
以毒攻毒也的確是常規之外也較為常見的手段。
但是,正如王晨所說,風險也是很大的。
因為,治療的醫生,需要極為精準的把握時機,一旦沒有在最合適的時間進行治療,那就會起反的作用。
若是尋常病癥,他們或許會讓王晨試試,可現在病人情況危急,并且是心臟方面的急性病癥,一旦出現問題,那病人恐怕會直接死亡的。
他們這些人,沒有把握,也不敢冒那么大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也沒人敢承擔那么大的責任。
所以,在想到這里時,其中一名醫生看向了姚如意“姚主任,要不還是請示一下院長吧。”
姚如意唇角動了動,她趕忙拿出手機給金院長打了過去,但對面顯示的卻是關機狀態。
姚如意蹙眉說道“金院長去開會了,而且還是個比較重要的會議,所以他提前了關了手機。”
“這”一眾醫生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姚如意暗做思忖后,問道“你們有其他的辦法嗎”
聞言,一眾醫生面面相覷,而后都搖了搖頭。
“那既然沒有其他辦法,就讓王晨來試試吧。”說完,姚如意便沖著旁邊喊道“病人家屬在嗎”
“我就是”
言語間,外面一老一少擠過人群走了過來。
老人看起來已經有六十多歲的年紀了,應該與這名男病人是夫妻。而那少年看起來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應該是他們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