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一事,在全國各處都有著不同的風俗。
而在桃源村這一帶,也有著傳承許久的一些說法和獨特的做法。
人死之后,要先找秧子。
所謂秧子,便是人咽氣前吐出的最后一口氣。
這口氣落在哪,哪就會成為生門。
所謂生門,便是死者魂飛而去的位置。
當找到這個位置之后,便會用幾張紙錢折出一個四邊形的東西粘在那,其他的不用做,但那四邊形的東西卻是要粘夠足足一百天。
而大多情況下,人死后的生門,都是在炕坑處。
這一點究竟是怎么回事,王晨沒有了解過,反正十家里面至少有八家都是那里。
當然,除了炕坑之外,還有窗口、或者窗臺一類的位置。
這些都是比較少的。
而此刻老神仙這個屋子窗口位置已經貼上了紙錢折出來的四邊形。
說明,他最后的秧子落在了窗口,并且薇薇也已經將這事給做了。
找完秧子之后,則是給死者凈面,穿壽衣。
此刻老神仙一身干凈,著有深色壽衣,這事薇薇也做了。
而這兩件事情,大多都是親近之人做的,并且一個人就可以搞定。
但接下來的,卻是需要多個人進行。
比如薇薇提到的背老神仙入棺和撐傘。
背死者入棺,大多都是親兒子的活。但老神仙一生沒有結婚,也沒有比較親近的子侄。
在這種情況下,要么是大家伙選出一個人,要么是由死者生前指定的人來做。
這事是有講究的。
背死人在很多人眼中不是什么好差事,一般人甭說是背了,恐怕就是上前看看都覺著無比晦氣。
以至于老一輩的人們,便想出一個可以讓人主動來做這事的辦法。
如果是大家選出一個人來背,那這個人可以拿到一個喜包。
喜包里裝著的錢。
而錢數額的大小,取決于死者喪事料理時所接收禮錢的多少。
比如村民來吊唁送禮時一共給了一萬塊。
而辦理正常喪宴則是花了八千,那剩下的兩千就會包在喜包里送給背死者的人。
至于死者指定的人,那得到的好處就更大了。
一般出現死者指定某人來背他進棺的情況,基本上是這個死者無親無故,無后無友。
那指定的這個人,就被他視作了至親。
這位至親如果答應了這事,便可在料理完喪事之后,繼承死者的全部家產!
此時,老神仙指定王晨來背他入棺,就說明老神仙準備將這輩子積攢下來的一切都送給王晨。
其中包括他這些年賺的錢,房子、田地等等一系列他名下的資產。
至于撐傘倒是沒有太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