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些來說更重要的是,日本方面的研發問題。現在的技術水平和日方的技術水平都是一樣的,韓城要做的就是和日本在共同情況下一起發展,有了和日本的關系能夠更好地進行技術交流。
日本人是非常排外的,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排外。韓城這種貼上去的人,他們只能說是不厭惡,其他的倒是沒有什么感覺。只有一個不厭惡,那就足夠了,只要能夠買出成熟的技術就可以。日本方面總是在追求極端的目標,把中間有很多優秀的東西給剔除了,比如液晶屏幕這一塊。但是極端的總能把最細小的細節做好,可以從日本的電子產品看出來,普通的民用電路上的電容器或者是其他東西,比較好的還是日本。
日本極端的環境塑造了他們極端的性格,這也是給了韓城可趁之機。利用賺到手里的日元,大量的通過山口組購置日本的土地,東京附近的土地不好說值不值錢,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泡沫經濟會慢慢的把國民財產掏空,那是肯定會值錢的。
49年12月27日,最后一支國民黨部隊在大陸撤離。標志著國民黨統治正式在大陸結束了,這對于韓城來說,更加兇險的戰斗才剛剛開始。
“據說杜老板已經逃到這兒了,你沒有打算去看一下嗎?”
韓城對于這位江湖大佬還是有一些感覺的,逃往香港的并不止杜月笙一個人,還有云南省主席龍云。作為自己的長官,于情于里都應該去看一下,但是現在韓城已經不是軍人了,沒有一點兒必要。
“龍主席你都不去看,我還看什么杜月笙?”
對于兩人來說,第一是沒有交情,第二也沒有義務。對于這些重要人士來說,是兩黨拉攏的重點,但這些重要的人無一例外對于大陸還是有好感的。
“那兩方面也來找我了,問我是怎么考慮的?”
“這都正常,他們越想讓咱們回去,咱們就越不能回去。無論去哪兒都不是一個好去處,我不保證我回去能活著。”
臺北那邊不能信,去了自己就要被整。小蔣總統有抱負,有理想,去了自己不死也得殘。當年如果沒有那么大的阻力的話,上海的經濟秩序早就被整頓好了,也沒有后來的一系列事情。但是現在,留給國民黨的只有一個臺灣島,順便還帶走了大陸的十幾萬兩黃金。十幾萬兩黃金為后來的臺灣崛起奠定了基礎,也是讓臺灣一躍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享受著4萬萬中國人的財富,并沒有把臺灣徹底的改造成一個樂土,反而為了后續的發展埋下了太多的伏筆。
燴面待在香港,夫妻二人依舊是開了一家小飯館兒,韓城也不會經常去光顧,因為韓城還要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工廠的建成,首先就要決定工廠的發展方向,海水設備是最好的選擇,不管是從香港的發展來說,還是從世界的發展來說。香港需要淡水資源,中東的富豪國家需要淡水資源,那就有掙錢的地方。
對于韓城來說,自己的實力根本就不夠格,無論是從技術層面和資金層面。德國已經被打成一坨稀屎,德國的大企業現在正在被極度打壓,英美兩國正忙著重建和收割,無暇顧忌這些中東的未來發達地區。
“初步的制造工廠已經建立起來了,我讓你招的人都招過來了嗎?”
“大概的架構已經搭建起來了,不過技術層面我不是很懂,而且這個東西我也沒見過。”
老阿拉地過來一份報告,實驗室動工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好事,自己就能早一步的去掙錢了。
“你不需要懂,人各有專攻,打仗這個事兒我就不會。”
韓城現在摸出來一份研發報告,自己已經大概的寫了一個框架,這都是系統的功勞。具體的設備還在腦子里,但是研發思路已經有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產品。實驗室的建設是必須的,盡管自己這邊都是成熟的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更加低廉的成本,自己的系統又能幫上多少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