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呼呼轟隆”
炮彈帶著呼嘯聲,不斷落在秦軍士兵中間。
有的戰士還沒反應過來,腦殼就被彈片削去了一半,有的則被炸成了肉塊,飛得到處都是。
受傷士兵的慘叫聲,在炮彈的爆炸聲中是那么微不足道。
竇慶年雖然和秦昊關系匪淺,但他是從小兵做起,憑借著戰功一點點升上來的軍團長。
遇到突然襲擊,竇慶年沒有絲毫慌亂,對身邊的通訊員說道。
“命令第一衛,給我拔掉敵人的炮兵。其他人,離開大路借助路邊廢棄建筑的掩護,繼續前進”
“是”
秦軍擁有鐵的紀律和最強的組織性,命令逐層傳達下去之后,秦軍戰士們就動了起來,即使炮彈在距離自己不到十米的地方炸開,也沒有放慢自己前進的腳步。
127軍團,第一衛的千衛,是一個叫苗偉的年輕人。
苗偉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帶著一支小隊,登上了遠處的高地。
敵人能躲在幾十公里外,精準鎖定秦軍,那這附近一定有敵人的觀察員,在向后方的炮兵實施通報秦軍的坐標。
苗偉命令第一隊隊長,展開對著附近的搜索,特別是制高點,先將敵方的觀察員打掉。
隨后苗偉開始了細致的觀察,經過觀察,苗偉從炮彈的聲音和著落點,推斷出了敵方炮兵陣地的大致方向,但想要推算出距離,和具體方位,就需要精密儀器的計算,可此刻上哪找儀器,就算找來了儀器也沒有時間。
為了盡快找到敵方炮兵陣地,苗偉派出了偵查隊,同時命令其他小隊就吊在偵察隊的后面,一旦偵察隊有了發現,部隊就能在第一時間沖上去。
很快,第一隊就在一棟廢棄大樓發現了敵方的觀察員,并且順利將其活捉。
讓槍抵著他的頭,命令敵方觀察員向后方的炮兵陣地,報告錯誤的坐標。
沒一會,那些炮彈,果然都打偏了,為大部隊減少了不少傷亡。
可惜敵方觀察員并不知道炮兵陣地的位置,不然能省下不少事情。
經過偵察隊的搜索,秦軍終于鎖定了敵放的炮兵陣地,那是距離秦軍大部隊,三十里左右的一處小洼地。
炮兵陣地就在下洼地中間,而洼地四周的高地,駐扎著兩千多名聯軍士兵。
苗偉立刻著手布置,第二隊第七隊從西面進攻,吸引敵方注意;第八、第九、第十隊,從側后方穿插,直接進攻敵人炮兵陣地。
攻擊時間一到,秦軍戰士就向聯軍陣地發動了突然襲擊。
雖然秦軍人少,但秦軍戰士們全都注射了基因強化,戰斗力絕不是聯軍士兵可以比擬的。
而且秦軍的軍制優勢在這一刻充分的發揮了出來。
秦軍的沖鋒,是以伍為單位的,戰斗開始之前,什長會提前將任務發布下去。
各伍就會立刻展開作戰會議,如何沖鋒,從那沖鋒,以什么方式沖鋒,都是很有講究的。
更不會像聯軍那樣,一窩蜂似的往上沖,那是純粹找死。
沖鋒中的秦軍戰士散的很開,但有互相掩護策應,就算有戰士不幸中彈,只要傷的不是腦子,心臟等要害,戰士們自己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