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小農,撓個滿臉花,秦昊很識時務地沒有寫小農的名字。
“恩,這么危險的東西,還是不要嘗試比較好”
秦昊將收好后,發現附近的喪尸已經被林妹妹他們清理的差不多了。
“行了,走吧去東線”
秦昊說完,就朝著東線飛去,其他人迅速跟上。
秦昊在趕往東線的路上,又與老路、陶婉和百里行三人用雙生花簡單地開了個會。
會議的主題很簡單,就是戰略重心東移的問題。
但由這一主題衍生出的工作卻一點都不少。
首先是老路負責的經濟系統的資金支持,然后就是百里行負責的軍事系統的安全保障,最后則是陶婉負責的行政系統的政策扶持,三者缺一不可
按照秦昊的規劃,是要在秦國東邊的塞外,圈回來一塊地,設立一個新郡,秦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東新郡。
要建設一個什么都沒有的新郡,需要調動的人員和資源,都是天文數字。
但這卻也是必須做的
建立東新郡,光是明面上的就有三個好處。
一可以擴大秦國領土占有更多資源,二可以作為前往另一處人類聚集地的跳板,三可以起到戰略緩沖地的作用。
顯然秦國的三位大佬,也明白其中的意義,和秦昊通話結束后不久,整個秦國就動了起來。
當宣傳部將另一處人類聚集地的消息,公布了出去后。
整個秦國都沸騰了,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另一處人類聚集地,我的天吶,原來我們并不孤獨”
“也不知道那里的人,長什么樣,有什么生活習慣,是不是和我們一樣也建立了國家,實現了大一統”
“我怎么知道,不過就我估計,他們應該比咱們落后很多,你想想世界上像咱們大王這樣雄才大略的人,能有幾個,出一個都跟什么一樣”
“我想也是,咱們也是運氣好,能生活在秦國啊”
人們說到這里,全部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緊接著行政系統,又發布了新的政策東部大開發。
鼓勵民眾前往東部塞外開荒,并且向民眾保證,開荒的土地,可以不用交稅,使用七十年。
不僅不用交稅,還給補貼。種子,農具這些甚至會免費。
同時秦軍可保障開荒人員的安全,只要人過去,就不愁生活。
這項政策,一出來,秦國立馬沸騰了。
要知道,秦國其實并不大,而且境內多山,可耕種的優質土地本來就少。
這項政策一出來,是個人都能看到其中所代表的財富。
剛剛從末世中走出來,人們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只要能看到希望,只要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那就比什么都強。
一時之間,大批民眾開始往東遷徙。
鐵路更是將物資和建筑人員,大批大批的往東線送。
交通部甚至一連上馬了諾亞城到東新郡的高速公路項目。
很快,整個秦國就流傳著這樣的口號。
塞外天地多廣闊,大有作為好地方,莫看今日多荒涼,叫他明日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