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自在江都宮受命之后,便與楊仁恭率領著三萬精銳殺奔淮南,以雷霆萬鈞之勢拿下了廬江郡,擒斬杜伏威麾下大將徐紹安。
杜伏威聽聞廬江郡失守徐紹安戰死的消息后,頓時勃然大怒,立刻命人去請他的結義兄弟輔公佑,義子王雄誕、闕棱前來他的吳王府議事。
杜伏威是齊郡章丘縣人,年輕時潦倒失意,也不經營謀生之業,家庭貧用不能養活自己,經常穿壁翻墻偷東西。大業九年,杜伏威逃竄到長白山地區,組織山賊,與他的生死兄弟輔國祏率眾起義,隨后投奔了實力較為雄厚的起義軍左才相部,雖然作戰勇猛,但并沒有得到左才相的提拔。
大業十年,左才相部遭到隋軍名將張須陀、來護兒大軍圍剿。杜伏威審時度勢,率眾轉戰至江淮一帶。
轉戰江淮一帶后,杜伏威先后吞并了苗海潮、趙破陣等起義軍所部,勢力大增,屯并六合,威脅江都。又接連擊敗隋將宋顥、公孫上哲、陳棱等,在淮南歷陽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又合并江淮各部,占有江淮間廣大地區。
楊廣死后,杜伏威認為隋朝大勢已去,遂自稱吳王,定都歷陽,以輔公佑為大將軍,義子王雄誕、闕棱為左右將軍,擁兵六萬余,是淮南一帶最大的勢力。
歷陽,吳王府。
杜伏威雖然自稱吳王,但是依舊是一身將軍打扮,端坐在大案后,淡淡地環視了屋內眾將一圈,沉聲問道“隋將薛禮率三萬精銳隋軍進犯我吳國,諸位以為該當如何”
大將軍輔公佑撫須說道“這薛禮我有耳聞,是新近登基的隋朝小皇帝楊杲的師傅,聽聞他勇冠三軍,一手箭術使得出神入化,我等此番得小心謹慎啊”
“大將軍何故長敵人志氣,滅自家威風”王雄誕大聲說道,“這些年被咱們打敗的隋軍名將還少嗎公孫上哲、陳棱,哪個不是號稱隋朝良將,可還不是被咱們打得落花流水,這薛禮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哥說的是”闕棱出聲附和道,“我看這薛禮在隋軍中有這樣的名聲不過是因為他是那個小皇帝楊杲的老師,要真是真刀真槍打起來,我一刀砍了他的腦袋”
“好,好,好,我兒果然英勇”杜伏威得意地撫掌大笑道,”有你們在,孤何懼薛禮“
輔公佑看著得意忘形的杜伏威,眉頭微皺,小心翼翼地勸諫道“吳王,我看我們還是小心謹慎些為好”
“大將軍,您年紀越大,這膽子怎么越來越小了”王雄誕不屑地撇撇嘴,對著杜伏威拱手說道“父王,兒臣不才,愿提精兵一支,趁著薛禮剛入淮南立足未穩之際,夜襲隋營,斬下薛禮首級獻給父王”
闕棱亦不甘示弱,拱手請命道“父王,兒臣愿助王兄一臂之力”
杜伏威呵呵笑道“好,兩位王兒,孤給你二人一萬五千精兵,夜襲隋營,砍下薛禮賊子的首級好好地給楊杲那個小皇帝一個下馬威”
王雄誕、闕棱聞言大喜,拱手說道“兒臣領命”
月明星稀,樹影婆娑。
嗖嗖的寒風刮進隋軍的大營,卷動著滿地的枯葉,風中,暗藏著瀟瀟的銳氣,那是鋒刃專有的銳氣。
王雄誕、闕棱帶著一萬五千吳軍人銜枚、馬裹蹄,借著夜色的掩護暗暗地向隋軍大營靠近。
將要逼近寨柵之時,忽然一陣梆子聲響,壕溝里,草叢中,樹林間忽然伏兵四起,埋伏了許久的隋軍弓弩手紛紛亮出手中的弓弩,萬箭齊發,登時就將吳軍射得陣腳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