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聞言喜上眉頭“軍師不愧是智多星,快將你的妙計道來。”
吳用呵呵笑道“大王,其實我的計策也很簡單。如今我軍大概分為兩個派系,其中一派是以晁蓋將軍、董平將軍為首,都是跟隨大王多年的元老。而另一派則是以孟海公、徐元朗等人為首,都是當年在青州稱王稱霸的人物,雖然現在臣服于大王,但卻有著極大的自主性。”
宋江眼中寒光一現“不錯,雖然他們都先后被孤擊敗,但是本身仍然具有不弱的實力,孤若是要徹底剿滅他們必然也會付出巨大代價,說不準還會為他人做嫁衣。所以便勉強接受了他們的歸降。可未曾想這些人竟然利用孤的仁慈,愈發地肆無忌憚,屢屢對孤的命令陽奉陰違”
吳用嘿嘿笑道“大王,我的計策便是讓孟海公、徐圓朗、高談圣等人率軍前往中原,若是勝了大王便率軍隨后趕往中原。若是敗了大王便借口幾人是不聽軍令擅自出兵,與大王無關。無論勝負,這幾人都會元氣大傷,大王便可趁機將他們的軍權徹底收攏過來。”
“果然好計策”
宋江聞言大喜“就按先生的計策,孤這就命令孟海公、徐圓朗、高談圣等人出兵中原。哼哼,不過這幾個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東西,讓他們出兵孤恐怕還得付出些代價呢”
吳用冷冷一笑,“大王,無論付出什么代價,等到我們將這幾個家伙徹底吃掉之后,都能連本帶利地收回來”
。
金墉城,四座城門外都高高飄揚著隋軍的戰旗,將這座瓦崗軍的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楊杲自襄陵大捷后,趁勝進軍,先后拿下了兵力空虛的汝陰郡、濟陰郡和譙郡。
而與此同時,王世充也大舉殺入中原,拿下了整個東郡。隨后命令侄子王仁則率領三萬精兵攻略滎陽郡,自己則親率五萬大軍直撲金墉城。
王世充和楊杲兩路會師,二十幾萬大軍齊聚金墉城下,而金墉城內的瓦崗軍只剩下不到四萬的殘兵敗將。
占據了如此絕對的優勢。楊杲也沒有采取攻城戰中最常見的“圍三闕一”的戰術,而是用了四面合圍的策略。
東門大將王世充,西門大將薛仁貴,南門大將李靖,北門由楊杲親自坐鎮,四門均布置了五萬大軍,猶如鐵桶般將金墉城徹底困死在核心。
金墉城內,李密在襄陵之敗后便已經徹底絕望,做起了甩手掌柜,大小軍務幾乎全都交給了朱溫和單雄信打理,自己則整日沉迷于酒色之間。
李密此舉令諸多瓦崗軍將士頗感失望,再加上在之前的戰役中,李密多次為了勝利而不顧同袍的生死,導致軍中一直存在著反對李密的聲音。如今李密自甘墮落,致瓦崗安危于不顧,使得這種反對的聲音在軍中變得愈發地強烈。
眼光毒辣的朱溫趁此良機在軍中大肆拉攏不滿李密的將領,排除異己,逐漸架空了李密,奪取了瓦崗軍的領導大權。
隋軍兵臨城下后,朱溫臨危不亂,多次打退了隋軍的進攻,使得他在瓦崗軍中的威信大增。許多人已經開始忘記曾經那位戰無不勝的魏王李密,將朱溫視為真正能夠統領瓦崗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