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治聽了關勝所說的話后,拉長了臉,不悅地說道“要是簡單我還會找你們商議的嗎”
關勝暗暗嘆了口氣,拱手說道“龍將軍,柴紹所部只是唐軍的一支偏師,只要我軍能在中原大捷,他們自然會退走。眼下我們只要守好城池便是,至于唐軍叫罵之聲,不去理會即可”
龍治不滿地瞥了關勝一眼“關將軍,我們當兵打仗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建功立業名揚天下如今中原戰場上的同袍們屢立戰功,難道我們就只能躲在城里眼紅嗎”
李泌突然間睜開了眼睛,頷首說道“龍將軍所言極是,帶兵打仗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別人身上。如果我們這里能夠全殲柴紹大軍,那便可趁勢殺入關中,威逼長安。到那時,沒準擊敗五路唐軍的首功便在我們身上。”
龍治聞言大喜,急忙問道“聽先生的口氣,莫不是已經有了破敵的妙計”
李泌微微笑道“有倒是有,不過想要實施起來靠我們西城郡的這點兵馬是不夠的,需要借助靠山王和長平郡王的兵馬,另外實施此計將軍最好發鷹信請示一下陛下。”
龍治不解地問道“為何”
李泌淡淡說道“我的計策其實很簡單,放棄西城,誘敵深入,關門打狗只是放棄西城一郡非同小可,調動靠山王和長平郡王的兵馬更需要陛下之令,所以此事必需請示陛下”
完了李泌又補充道“而且若是柴紹不中計,作勢拿下西城郡后不再前進,那整個荊襄日后將再無寧日,所以必須慎重”
龍治聞言低頭陷入了沉思,良久咬了咬牙說道“高風險才會有高回報。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我這就發鷹信請示陛下,請他準許這次計劃。”
。。
兩日后,龍治發來的鷹信便被呈送到了楊杲的面前。
龍治將李泌說過的利弊都詳細地寫進了鷹信中,楊杲看完后,皺了皺眉頭,吩咐門外的宦官即刻去請房玄齡和虞允文前來議事。
不多時,兩人便一起來到了楊杲的御書房,看完龍治的鷹信后,互相對視了一眼,一齊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龍將軍此策值得一用。”
楊杲有些疑慮地問道“可若是像鷹信中擔憂的那樣,柴紹占據西城后便擁兵不前,那日后南陽楊延昭的壓力可就增加許多。”
虞允文微微拱手說道“陛下,如今李世民被阻弘農,李元吉全軍覆沒,唐軍應該比我們更迫切地想要結束中原大戰。若是柴紹能夠拿下西城,就算他想擁兵不前,李淵也一定會催促他發兵荊襄,逼迫我中原大軍回師。”
房玄齡亦出聲附和道“李淵老賊一向視陛下為眼中釘肉中刺,荊襄乃是大隋的根基,李淵這老賊一定會催使柴紹進軍,擾得荊襄不得安寧”
楊杲低頭思索了一陣,覺得房玄齡和虞允文說得在理,便點了點頭說道“兩位愛卿所言甚是,朕這就發鷹信回復龍治,另外在下圣旨給楊延昭和靠山王,令他二人配合龍治全殲柴紹所部。”
虞允文和房玄齡盡皆拱了拱手說道“陛下圣明”
楊杲揮了揮手,淡淡說道“如今大隋四面開戰,朝堂政務繁忙,朕也有些忙不過來,兩位愛卿先行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