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并州已然是晴空萬里,艷陽高照。在萬里無云的藍天之下,是一片郁郁蔥蔥,一派欣欣向榮之色。
在這片郁郁蔥蔥的草地上,一支馬隊突然間疾馳而過,隆隆的馬蹄聲驚起一群飛鳥,鳥兒受驚之下急忙撲打翅膀,撲棱撲棱地飛向遠方。
“吁”
一行人飛奔十幾里,為首之人突然間勒住戰馬,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扭頭對著身后的那名文士說道“輔機,雀鼠谷內的宋軍近日有何動靜”
說話的這名年輕人一身金盔金甲,身高七尺以上,濃眉大眼,面目弘毅,胯下一匹毛色黃里透白的寶馬,名喚特勒驃。
此人正是李淵次子,在唐軍中享有軍神美譽的秦王李世民。而被他喚作輔機的年輕文士不是他的內兄長孫無忌又是何人
李世民自從去年冬季從長安誓師出征之后,歷經半年多的奮戰,接連收復離石、臨汾、龍泉等郡縣。
趙匡胤連戰失利,損兵折將無數,遂率領大軍退守雀鼠谷要塞,意圖利用地利上的優勢和唐軍僵持,等到唐廷內部生變再行反擊。
雀鼠谷地處界休縣西南,數十里間道險隘,原本就是易守難攻的險地。在太原失守后,為了抵御趙匡胤的侵略,坐鎮留守的李克用更是多次征召民夫加固城墻。
趙匡胤雖然在野戰中多次敗給了李世民,但那也跟宋軍整體戰力比不上唐軍有很大的關聯。若論兵法謀略,趙匡胤并不輸李世民多少。
如今趙匡胤借助雀鼠谷之利死守不出,李世民一時間強攻不下,遂采納謀士杜如晦之計,借口隋軍北犯,假意率領大軍西撤,意圖引出趙匡胤。
不過趙匡胤也不是省油的燈,雖然李世民連日來一退再退,幾乎都已經退到黃河邊上,但趙匡胤卻依舊按兵不動。這讓李世民頗為郁悶,幾日來只要一安營扎寨便會出營遛馬圍獵,以此宣泄內心的憤懣。
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發問,頓時苦笑一聲,這幾日李世民已經問了自己不下十遍,但他卻依舊只能給他一個失望的答復“回殿下,據斥候來報,趙匡胤依舊按兵不動。”
“唉”
李世民無奈地嘆了口氣“這趙匡胤能夠從劉武周麾下脫穎而出,一躍成為雄踞并州的一方之雄,豈能沒有些本事,倒是孤太小看他了。”
“殿下”長孫無忌在一旁開導道“趙匡胤固然有雄主之風,但是并州貧瘠之地,近幾年又連經戰亂,除了太原等幾處富庶之地,其他地方近兩年都是顆粒無收。只要我們一直纏住趙匡胤,憑我大唐的國力,必定能耗死趙匡胤。”
“可是時間不等人啊”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輔機,孤也相信憑我大唐的國力能夠耗死趙匡胤,但是這需要多久半年一年還是兩年南方的楊杲,河北的朱元璋,洛陽的王世充還有草原上的鐵木真他們是不會原地踏步等我們的,所以我們不能在趙匡胤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長孫無忌臉上的神色逐漸黯淡了下來,長嘆道“雀鼠谷易守難攻,趙匡胤又認定死理不出關,想要速破趙匡胤,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