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軍衙大堂內。
李世民雙目無神地坐在位置上望著遠方,面前的桌案前攤著一份剛剛從洛陽大營轉發而來的八百里加急文件,詳細敘述了龍治李泌率軍偷渡子午谷奔襲長安、李淵率領群臣北逃咸陽以及劉文靜殿前死諫這一系列事情,與之同來的還有李淵命令李世民撤軍關中的圣旨。
李嗣源、高仙芝、畢再遇等一干唐軍大將也都靜默不言地立在堂下。李世民待人寬和,往日里麾下的這些武將在堂內議事都是毫無忌憚,可今日卻是沒有一人敢于開口說話。
“殿下,長安乃是我大唐的都城,其戰略意義遠在洛陽之上,如今被隋軍偷襲占領,關中必定人心渙散。此時此刻殿下唯有火速率軍退回關中,以雷霆萬鈞之勢收復長安穩定人心方為上策。”
沉默良久,還是跟著圣旨一同前來的李世民心腹謀士杜如晦最先開口打破了這寧靜。
看到李世民依舊沉默不言,杜如晦用余光謹慎地掃了四周的武將一遍,確定在堂內的都是李世民的嫡系武將,這才開口低聲說道“殿下,如今陛下已經明令殿下撤軍回關中,若是殿下抗旨不遵,將來陛下又豈會再給你領軍的機會”
“唉”李世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克明,你說的這些孤又何嘗不知可孤率軍在洛陽和隋軍血戰近兩年,陣亡了無數將士才遏制住了隋軍主力進軍洛陽,如今卻要孤將洛陽全境拱手讓給楊杲小兒,孤有何顏面去見那些戰死的將士們
更何況,楊杲小兒得了洛陽之后,聲勢必定更盛。反觀我大唐呢,多次東征不僅沒有奪下過一寸土地,反而連連損兵折將,到現在居然連都城都讓人給攻破了克明,孤是第一次對大唐的未來沒了信心”
說到這里,李世民已經有些痛苦地抱住了自己的頭顱。
杜如晦聞言也是長嘆了一口氣,沉聲說道“殿下,事到如今我們不得不承認,隋朝國力確實是在我大唐之上,洛陽一戰的確是我大唐輸了而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將這十幾萬主力盡可能多地帶回關中,這十幾萬大軍可是我大唐最為精銳的部隊,萬萬不能再有什么閃失啊”
杜如晦的話雖然有些長他人志氣,但李世民知道他說的全都是實話。
此番隋唐兩國數路開戰,可青州李建成、巴蜀的李孝恭李世績無一不是損兵折將、丟城失地,就算是自己,統領著的是大唐最為精銳的主力大軍,也并未從隋軍手里討到一點好處。
這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自欺欺人,唯有一種人不可以,那便是上位者,他們必須時刻認清現實,并做出最正確的應對措施。否則,等待他們的便只有死路一條。
“克明,你說得對”
李世民不愧是歷史上最為杰出的帝王之一,雖然他心里極度不愿承認,但他還是點頭說道“隋軍軍力遠在我軍之上,薛仁貴、常遇春、李靖、岳飛、秦瓊、張巡等人都是獨當一面的將帥,李存孝、宇文成都、高寵、薛葵等勇將層出不窮。一個小小的偏軍將領龍治都敢做奇襲長安這樣的事,單憑我大唐一家之力根本對付不了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