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眼看唐軍已經殺近,楊延昭手中令旗一招,大聲下令道。
嗖嗖嗖
早已準備許久的隋軍弓弩手登時便拉弓搭弦。霎時間,箭如飛蝗而下,朝著密集的唐軍隊伍中傾瀉而去。
“舉盾”
沖在最前頭的唐軍將領是高仙芝,他眼見密集的羽箭如黑色烏云般向他們撲來,當即大吼一聲,順勢也將一面圓盾迎著箭矢射來的方向高高舉過頭頂。
密集的箭雨呼嘯而至,射在唐軍的盾牌上,發出一陣“叮叮鐺鐺”的聲響,雖然偶有一些唐軍士卒不幸中箭落馬,但這點傷亡對于唐軍來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弓弩手,射馬”眼見唐軍士卒用盾牌護住自身,箭矢根本對他們造成不了多大的傷害,楊延昭當即做出了應對之策。
李世民手底下的這些兵馬都是精銳,胯下戰馬也都是在河湟、河西一帶精心培育出來的良馬,匹匹高大健壯,力量強大,速度也是極快。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就比如現在,一面小小的盾牌根本無法同時護住人與馬。
隋軍弓箭手依令而行,第二波箭雨很快又蜂擁而下,不斷地有戰馬嘶鳴倒地,馬上的騎士也大叫著撲倒在地。在如此密集的騎兵沖鋒隊伍當中突然墜落下馬,結果可想而知。
“弟兄們,頂住,只要沖上去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高仙芝心知這個時候傷亡無法避免,只有咬牙繼續往前沖。只要能夠沖到隋軍營前,那這些弓弩手就成了他們任意宰割的羔羊。
這些唐軍都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多年,這點顯淺的道理也都是知道的,不顧箭雨,個個大吼著殺向前去。
“我乃大唐李道玄是也,擋我者死”
只聽人群中一聲大吼,一個身影如風般躍馬而出。此人乃是李淵堂侄淮陽王李道玄,年方十八,武藝出眾,是李唐宗室當中少有的猛將。
“叮咚,檢測到李道玄進入奮勇狀態,武力4,基礎武力91,當前武力上升至95。”
“叮咚,檢測到李道玄當前四維能力,統帥86,武力91,智力71,政治64。”
“叮咚,檢測到李道玄巔峰四維能力,統帥91,武力94,智力78,政治72。”
李道玄拍馬當先,手中長槊揮舞如風,不斷地挑飛沿途鹿角荊棘還有朝他射來的箭矢,猶如下山猛虎一般一往無前。
眼看著隋軍寨門已經盡在咫尺,異變陡生。只聽“噗通”一聲,李道玄連人帶馬掉入了陷坑當中,旋即便被陷坑當中密布的竹槍刺得血肉模糊,甚至連慘叫都還沒有發出便已經氣絕身亡。
“道玄”
在后方督戰的李世民看到李道玄栽入陷阱當中,不由得兩眼一黑,發出一聲悲痛的嗚嚎。
李道玄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性情篤厚,舉止文雅,有大將之才。最重要的是自他入伍之后,便一直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是李唐宗室當中少有的偏向李世民之人。
李世民也一直在精心栽培李道玄,希望能夠將他培養成為唐軍當中的第二個李孝恭,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
“大唐的將士們,為淮陽王報仇,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