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面露惆帳之色,喃喃說道“孤也知道他不容易,可是現在情況如此,讓孤如之奈何”
“殿下,事到如今唯有棄卒保車,壯士斷腕”
老將屈突通大步上前,單膝跪地,拱手說道“老臣不才,愿提領一支兵馬殿后阻攔隋軍,為大軍渡河贏得時間”
“屈突將軍”
李世民聞言面色一變,他豈能不明白屈突通的意思,在這樣的情況下堅守一天一夜談何容易,屈突通此番分明已經抱定了死志,要用自己的命來換取大軍撤退的時間。
“殿下隋將薛仁貴申通兵馬,乃當世名將,不留下大將坐鎮恐怕難擋其鋒芒。殿下軍中除了老夫之外也只剩下李繼隆、李嗣源二位將軍能夠獨當一面。”
屈突通哈哈一笑,阻止了李世民接下來說的話“兩位李將軍正當壯年,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而老夫已經是年近古稀之人,幾十年沙場征戰,功名利祿老夫統統都已經有了,此生再也無憾如今能夠舍此殘軀為十數萬大軍贏得生機,何樂而不為”
李世民虎目含淚,道“老將軍乃是我大唐肱骨重臣,天下英豪誰不知曉老將軍的威名。孤如今怎么舍得將老將軍您置于險地”
屈突通眼神中滿是決然,沉聲說道“多謝殿下好意可是老夫當年本是隋將,煬帝對老夫也是不薄。可老夫昔日兵敗潼關時沒有為國死節,如今更是率軍和故主作對。夜深人靜時老夫每每回憶此事總是羞愧不已,死對老夫來說也是一種解脫,懇請殿下成全。”
李世民聞言心知屈突通已經抱定死志,遂不再強求,長嘆一聲說道“既如此,那一切便拜托老將軍了。”
“殿下,老臣愿意留下助屈突將軍一臂之力”這個時候裴仁基也大步上前,拱手請命道。
“裴老將軍”
李世民見狀不由得一愣,暗道這裴仁基平日里貪婪好功,做事圓滑,今日怎么會請命自赴險境
心里雖然有著這樣的疑惑,但是明面上李世民還是做出了挽留“裴將軍和屈突將軍都是我大唐成名多年的老將,危難關頭孤卻讓二位老將軍殿后,傳出去天下人都將如何看待孤”
裴仁基拱了拱手,沉聲說道“多謝殿下好意,可如今我兒行儼落入敵手,生死不明。老夫實在不愿獨自逃生,哪怕是死,老夫也要和我兒一起去死。只希望殿下記得今日之事,將來給我兒行儉一個好前途。”
裴仁基這話說得好像是父子情深,但李世民卻是明白過來,裴仁基本人能力平平,能夠有如今的地位完全是因為有一個勇冠三軍的兒子裴行儼。
如今裴行儼被俘,以他的勇武,若是楊杲不能收為己用,那他必殺裴行儼以絕后患。沒有了裴行儼這個兒子,裴仁基往后怕是再難升遷。既然仕途已經無望,那不如現在就舍了這條性命,至少還能給另外一個尚未成年的兒子裴行儉搏個前程。
李世民雖然明悟過來,但他不可能拒絕裴仁基,畢竟在旁人看來,裴仁基這是為了他李世民去死,若是他選擇拒絕裴仁基那就顯得太過無情,最終必然會釀成人心盡失的惡果。
更何況裴行儉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才智,將來或許成為不了一個像裴行儼這樣的猛將,但細心培養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杰出的統帥之才。
李世民遂重重地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好,請老將軍放心,等孤返回長安之后,便會將令公子接入秦王府。孤會請最好的師傅前來教他,定將他培養成棟梁之才。”
裴仁基聞言頓時暗暗松了一口氣,拱手拜謝道“如此便多謝秦王”
另一方面,當李世民趕回洛陽大營,十幾萬大軍悉數向北撤離的時候。城內的孟珙便已經得到了消息,但是孟珙手上兵力有限,又為人謹慎,唯恐被李世民殺個回馬槍丟了洛陽城,便強壓下眾將的請戰緊守城池不出。
薛仁貴率領數萬鐵騎殺至洛陽城下時,唐軍大營早已是人去樓空。不過薛仁貴也沒有責怪孟珙什么,以洛陽城內的兵馬情況,換做是他也會選擇堅守不出。
孟珙見到薛仁貴大軍殺到,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急忙派遣楊再興、高思繼、王孝杰等大將率領城內全部精騎協助薛仁貴追擊唐軍。